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安仪凤》
《送安仪凤》全文
宋 / 田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宣城相送思依依,正是红莲菡萏时。

行色迎秋清似画,别情因景化为诗。

人离湖水南边岸,蝉听槐花北向枝。

天子文明是何地,丹霄岐路莫生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ānfèng
sòng / tián

xuānchéngxiāngsòngzhèngshìhóngliánhàndànshí

xíngyíngqiūqīnghuàbiéqíngyīnjǐnghuàwèishī

rénshuǐnánbiānànchántīnghuáihuāběixiàngzhī

tiānwénmíngshìdānxiāoshēng

翻译
在宣城告别时,心中思绪缠绵,正值莲花盛开的季节。
行人的秋日行程如画卷般清新,离别的情感因景色而化作诗篇。
他离开湖畔南岸,蝉鸣声在向北的槐树枝头回荡。
在这文明天子之地,歧路虽多,不必为此疑惑彷徨。
注释
宣城:地名,指宣州。
依依:形容情感缠绵。
红莲菡萏:红色的莲花。
行色:行人的神色或行程。
秋:秋季。
清似画:像画一样清新。
别情:离别之情。
化为诗:转化为诗的形式表达。
湖水南边岸:湖的南岸。
蝉听:蝉鸣声。
槐花北向枝:向北的槐树。
天子文明:指皇帝所在之地,文明象征。
丹霄:红色的天空,比喻高位。
岐路:岔路口,比喻选择。
莫生疑:不要产生疑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以深情婉转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宣城相送思依依"一句点出了主题,宣城作为送别的地點,更增添了离别时的惆怅。紧接着,"正是红莲菡萏时"则烘托出季节的美丽与送别的情境交织,水中的荷花在夏日绽放,象征着纯洁和高贵,也映照出诗人心中的不舍。

"行色迎秋清似画"一句,以鲜明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展开,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凉爽而宁静。"别情因景化为诗"则揭示了诗人的创作动机,表达了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离别之情。

接着,"人离湖水南边岸,蝉听槐花北向枝"两句,更具体地描写了送别的情境。湖水的南岸,是人们告别的地方;而蝉则在槐花茂盛的北向枝头鸣叫,这不仅是对景物的细腻刻画,也隐喻着人们心中的不舍和哀伤。

最后,"天子文明是何地,丹霄岐路莫生疑"两句,通过提及"天子文明"来表达对君主或国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信心和坚定。丹霄岐路,是一条通往帝都的道路,这里的"莫生疑"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这条道路上的旅程充满期待,没有丝毫疑虑。

总体而言,田锡在这首送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景物描写,将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致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深沉、宁静而又不失豪迈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田锡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廿载被春风,初从岭海,继历汉江,昔日问经今老去;

四朝感知遇,外体时艰,内定国是,当年抗议属公多。

(0)

对联

也知文士以文会;不意此生来此州。

(0)

集句联

平生能着几两屐;长日惟消一局棋。

(0)

自题书室联

黑铁脔神州,盘古留魂三万里;

黄金开鬼市,尊庐作祟五千年。

(0)

旅馆联

莫道囊空,问千里遨游,带多少关山风月;

特开陋室,恐长途辛苦,误勾留杨柳楼台。

(0)

挽张百熙联

方倚公作新教育,转输文明,惊闻衡岳魂归,薄海士民齐洒泪;

问伊谁拯救时艰,提携后进,愿铸金人膜拜,临淮勋业共流芳。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