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

勇气先登势无敌,巧心后发语尤新。

好贤何啻三薰贵,求宝方知百汰真。

愚鲁自非凭骥发,昆山千里到无因。

(0)
注释
官烛:古代官员办公时使用的蜡烛。
高文:指高深、优美的文章。
勇气:此处指人的胆识和决心。
昆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知识的高峰。
翻译
案前的官烛频繁落下烛花,满眼都是高深的文章,精妙无比。
他的勇气如同先发制人,无人能敌,而他的巧妙构思总能带来新颖的话语。
他热爱贤才,尊崇如薰香般珍贵,追求真理时明白只有百里挑一的才是真正的宝贝。
即使自己愚笨鲁钝,没有骏马般的助力,也无法轻易抵达像昆山那样遥远的知识高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与朋友夜间品鉴试卷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文人之间切磋琢磨、共同进步的情谊。下面我们来细细鉴赏这首诗。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 开篇两句描绘出夜读的雅致氛围,官烛即宫廷使用的标准蜡烛,这里用以点缀夜晚的宁静。烛光下,案前摆放着花纹装饰的试卷,或许是考生们的作品,“频”字表现了反复审视之意。“满目高文妙入神”则形容诗人阅读时对佳作的赞赏与沉醉。

“勇气先登势无敌,巧心后发语尤新。” 这两句强调了在学问上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及在创作上巧妙构思、语言独特的才华。“先登”指的是思想上的创新和冒险,“势无敌”则是这种创新带来的无可匹敌之势。紧接着,“巧心后发”表明诗人对作品的精心构思和深思熟虑,而“语尤新”则强调了语言的独到与创新。

“好贤何啻三薰贵,求宝方知百汰真。”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才子的喜爱以及寻找真正珠宝的决心。“好贤”即喜爱有才能之士,“何啻”指的是何等珍贵,“三薰”则是用来比喻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而“求宝方知百汰真”则表达了诗人在寻找真正的宝藏(才子)时所展现的坚持和严苛标准。

“愚鲁自非凭骥发,昆山千里到无因。” 最后两句反映出诗人的谦逊态度以及对远方理想的向往。“愚鲁”自谓,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才华持有谦虚的态度,“非凭骥发”则是说不依赖平庸之才,而是在学问上自有所成就。最后,“昆山千里到无因”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追求这些理想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夜读试卷的情景,展现了文人的学问精神、创作态度以及人才观念。它不仅展示了文学之美,更传递了一种对知识与才华的无限追求和尊重。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朝云墓

为雨阳台去不还,孤坟寂寞委空山。

禅林舞袖当年事,啼鸟春风一梦间。

(0)

送郑谏议之滇南·其二

车马翩翩度七盘,蛮王负弩汉衣冠。

紫薇花映昆明水,多少楼台镜里看。

(0)

题武彝·其二

溪上扁舟鸥鹭群,凌风初谒武夷君。

幔亭深处松涛起,彷佛钧天隔水闻。

(0)

春日送家大阮读书城中

春风拂面意何如,柳色黄金映别裾。

十里江城从此去,枕边惟有伏生书。

(0)

社中诸子访我海上赋此

一区甘寂寞,谁问子云奇。

竹径迎秋早,柴门候客迟。

落霜晴拥树,流水曲通池。

共醉青天月,何妨倒接䍦。

(0)

新秋寄友人·其二

高柳自鸣蝉,秋风忽洒然。

拟寻东海钓,聊就北窗眠。

芸架有遗帙,草堂无俸钱。

物情关百虑,转觉愧前贤。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