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甘寂寞,谁问子云奇。
竹径迎秋早,柴门候客迟。
落霜晴拥树,流水曲通池。
共醉青天月,何妨倒接䍦。
一区甘寂寞,谁问子云奇。
竹径迎秋早,柴门候客迟。
落霜晴拥树,流水曲通池。
共醉青天月,何妨倒接䍦。
这首明代佘翔的《社中诸子访我海上赋此》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静与淡泊。首句“一区甘寂寞”,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满足,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乐于享受孤独。次句“谁问子云奇”暗指自己如同西汉学者扬雄(字子云),才华出众却不求人知。
“竹径迎秋早,柴门候客迟”描绘了环境的清幽,竹林小径早早地迎接秋天的到来,而简陋的柴门则反映出主人不喜热闹,来访者需耐心等待。接下来,“落霜晴拥树,流水曲通池”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色,秋霜洒落,树木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挺拔,弯曲的溪流通向远处的池塘,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最后两句“共醉青天月,何妨倒接䍦”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月下畅饮的惬意,他们沉醉于自然之美,甚至不妨打破常规,以一种率性的方式欢聚。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有天斯有地,有君斯有臣。
君臣亦天合,谁云属之人。
君者臣之亲,臣则君之邻。
微虫有蜂蚁,而人岂无伦。
不见唐虞世,五人作同寅。
不见文武时,二公为经纶。
如何衰季世,颓风竟难淳。
全躯保妻子,临危谁致身。
皇天生下民,而必立之君。
端居统万国,宵旰极忧勤。
创业藉神武,守成资圣文。
功德配天地,休声光典坟。
典坟既以远,区宇时并分。
六朝及五部,割标徒纷纭。
此疆而彼界,蒸黎蒙兵氛。
干戈无时息,嗟我赤子群。
边地悲风声鼓角,长天万里愁云薄。
忽闻天使自天来,龙支城门聊一开。
碧眼羌儿屯且守,没蕃老兵无黑首。
马前拜问天可汗,五十年来今健否。
涕流自说山东住,结发从军隶边戍。
一自西戎侵玉关,泾陇烽烟薰两间。
汉军战死音声绝,战骨凭谁埋故山。
十中存者仅三五,哀哀泪滴龙堆土。
旃裘禦雪酪充饥,年深渐解蕃人语。
夜观北斗忆中原,每见花开思故园。
记得来时星火急,亲邻送我出前村。
凭君归报今天子,早发天兵下天水。
假若不来期速死,犹是唐家忠孝鬼。
良夜沈沈宫漏促,两阶庭燎烧银烛。
上宾入座气如虹,帘外佳人面如玉。
一举飞觥累十觞,凤笙龙管声锵锵。
满堂珠翠照人眼,酒边尤物令人狂。
风动俄然银烛灭,暗中求与同心结。
红颜变色绝冠缨,壮士羞颜冷於铁。
君王一笑许终欢,保全宾客曾无难。
夜深痛醉各归去,感恩直欲倾心肝。
从来燕礼惟三爵,三爵既过多失错。
不醉无归乃所私,饮而不乱真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