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自鸣蝉,秋风忽洒然。
拟寻东海钓,聊就北窗眠。
芸架有遗帙,草堂无俸钱。
物情关百虑,转觉愧前贤。
高柳自鸣蝉,秋风忽洒然。
拟寻东海钓,聊就北窗眠。
芸架有遗帙,草堂无俸钱。
物情关百虑,转觉愧前贤。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新秋寄友人(其二)》描绘了新秋时节的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高柳自鸣蝉”以高高的柳树和鸣叫的蝉声,展现了初秋的宁静与生机。"秋风忽洒然"则通过秋风的忽然吹过,传递出一种清爽和落寞之感。
接着,“拟寻东海钓”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在东海垂钓那样远离尘嚣。而“聊就北窗眠”则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打算在北窗下安然入眠。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芸架有遗帙”暗示了书卷生涯,虽然简朴,但诗人仍有读书的兴趣。然而,“草堂无俸钱”揭示了生活的清贫,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与前文的隐逸生活理想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最后,“物情关百虑,转觉愧前贤”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纷扰时的忧虑,觉得自己无法像古代贤人那样超脱,内心充满了愧疚。整首诗通过描绘新秋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和感慨。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
因各为一碑,刻弥勒佛,且记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过而观焉,作小诗以授院僧。
谁言肤寸像,胜力妙人天。
欲疗众生病,阴扶济世贤。
身微须覆护,眼净照几先。
岂为成功报,犹应历劫缘。
壮年得疾势能支,不废霜螯左手持。
渐喜一杯好留客,未应五斗似当时。
口中舌在时闻句,雪里心安不问师。
去卧淮阳従病守,功名他日许君期。
老去生经废不行,镜中白发见空惊。
解将冲气通枯指,易甚新阳发旧茎。
一悟少年难久恃,不妨多病却长生。
文章缪忝追前辈,服食従来亦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