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泣向胭脂国,泪浥紫绵红沁肉。
沈香亭北锦屏寒,太真政在华清浴。
花神泣向胭脂国,泪浥紫绵红沁肉。
沈香亭北锦屏寒,太真政在华清浴。
这首元代郑守仁的《雨中海棠分韵得肉字》以海棠为题,描绘了雨中海棠的凄美景象,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欣赏。
首句“花神泣向胭脂国”,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花神赋予情感,仿佛花神在哭泣,其背景是“胭脂国”,暗示了海棠的娇艳如同胭脂般绚烂,却在哭泣之中,营造了一种哀婉的氛围。
次句“泪浥紫绵红沁肉”,进一步描绘了海棠在雨中的状态。雨水打湿了花瓣,如同泪水浸透了紫色的棉絮,红色的汁液渗透到花瓣内部,形象地表现了海棠在雨中的湿润与鲜艳,同时也暗示了海棠的脆弱与易逝。
接着,“沈香亭北锦屏寒”一句,将场景转换至沈香亭北,这里以“锦屏”形容海棠所在的环境,既展现了海棠的美丽,也暗示了环境的奢华与高雅。然而,“寒”字则透露出一丝凉意,与前文的“泣”和“泪”相呼应,增添了整体的凄凉感。
最后,“太真政在华清浴”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暗喻海棠如同华清池中的贵妇,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但同时也预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前文的哀婉情感相呼应,使得整首诗在赞美海棠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雨中海棠的美丽与哀愁,还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轻阴寒食近。又做冷欺花,几番风信。春情渐吹醒。
看一株杨柳,眠还不稳。孤怀易感。
眼前事、何堪重省。
尽无聊、减字偷声,摹写一腔心影。沉闷。
麋丸墨淡,虎仆毫尖,难题幽愤。莺慵蝶困。
花间意,更休问。
总三分春色,二分风雨,不敌十分长恨。
任囊琴、挂壁年年,尘封玉轸。
一览伤心稿。认年时、青绫帐里,班才薛貌。
忍把兰台悲秋语,谱出断肠声调。
尽一例、冷吟秋吊。只觉天风环佩响。
拍红牙、声欲穿云表。脂粉习,一齐扫。
玉台人本工烦恼。更何堪、鲲弦弹断,玉箫声杳。
自古清才妨浓福,毕竟聪明误了。
有多少、泪珠盈抱。
盥罢蔷薇窗下读,瓣香拈、敬为南丰祷。
名媛集,似君少。
陌上春如绮。赏韶华、香车宝马,笙歌丛里。
惟有梨花庭院静,花下重门悄闭。
任绿暗、苍苔生砌。
莺语似怜春寂历,便菱花、怕对人憔悴。
閒刻遍,琅玕翠。数枝玉盎遥相寄。
觉一室、琴书暗泽,国香清媚。
濯濯芳姿丛碧玉,似带幽人风味。
敢轻得、神仙分佩。
闺秀词坛君拔帜,读新诗、韫意无能会。
同心赠,宁无愧。
邀鹤云闲,款鸥梦冷,西风吹散朋簪。
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
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
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销魂。
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
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
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
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