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音真赞·其一》
《观音真赞·其一》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赞

此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于一身现千手眼。

明乎无所不照,无所不明。

东山老汉,不免随泥作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悲菩萨。

(0)
鉴赏

这首诗《观音真赞(其一)》由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是对观世音菩萨的赞美。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观世音菩萨的神威与慈悲,展现出其洞察万物、普渡众生的非凡能力。

“此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开篇即点明观世音菩萨通过听闻、思考和修行,达到了心神合一的境界,暗示其智慧与修为的深厚。

“于一身现千手眼”,形象地描述了观世音菩萨拥有千手千眼,象征着其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洞察力和救助能力,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明乎无所不照,无所不明”,进一步强调了观世音菩萨的智慧与洞察力,无论世间何事,皆能明察秋毫,无所遗漏。

“东山老汉,不免随泥作佛”,这一句以东山老汉随波逐流,最终也成为了佛的形象,暗喻了观世音菩萨的影响力之广,连平凡的老汉也能被其精神所感化,成为信仰的一部分。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悲菩萨”,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敬之情,称其为“大慈悲菩萨”,强调了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伟大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观世音菩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神威,更体现了其慈悲济世的精神,是对于观世音菩萨的崇高颂扬。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春日花下

天意微阴又转晴,化工偏有惜花情。

文章总在春三月,箫管无如鸟一声。

雨湿草痕诗思长,日磨松影道心清。

野僧共矢看云约,拟向何山寺里行。

(0)

河上即事·其二

岂学庄生傲,聊为汗漫游。

衔杯捐万事,得句倚扁舟。

大汉秋风起,层城海气流。

长歌招隐赋,桂树暂淹留。

(0)

千秋岁.即用秦少游韵

草边花外,春意思将退。新梦断,闲愁碎。

慵嫌金叶钏,瘦减香罗带。

庭院悄,只和镜里人相对。过了秋千会。

荷叶将成盖。春不语,难留在。

几番花雨候,一霎东风改。

肠断也,每年赚取愁如海。

(0)

百字令.秋怀

秋光潇洒,正清江收潦,芙蓉写颊。

扇影辞人凉入苧,叹故国经时别。

月皎风凄,梦回花谢,多少乡情切。

凭高对酒,幽怀几度凄结。

无奈窗户萧条,闲情冷落,篆缕销金鸭。

客梦悠悠何日了,旧恨新愁万叠。

病骨支离,年华屡换,罗袖长啼血。

可怜双鬓,应知一夜堪镊。

(0)

唐多令.连朝苦雨,情绪无聊,砺之偶填此调,词旨凄婉,倚声和之,即次原韵

细雨羃寒烟。怀人昼似年。倦抛书、且自闲眠。

已自工愁愁未了,又遇此、作愁天。剩冷恋吴绵。

孤红瘦可怜。泪珠浓、弹碎云笺。

玉笛一声春去也,春恨在、两眉边。

(0)

浪淘沙.七夕前一日晚坐,闻隔墙王玉娘琴声

新月映眉妆。露滴花房。香风暗透薄罗裳。

何处清音偏著耳,恰在东墙。切切指生香。

韵雅悠扬。凄凄楚楚断人肠。

流水调高人不见,遥隔长廊。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