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檀栾占雒阳,忆归杖策此徜徉。
观鱼得意还知乐,入鸟忘机肯乱行。
未敢许君轻去国,不应如我漫为郎。
中园日涉非无趣,保此千钟慰北堂。
为有檀栾占雒阳,忆归杖策此徜徉。
观鱼得意还知乐,入鸟忘机肯乱行。
未敢许君轻去国,不应如我漫为郎。
中园日涉非无趣,保此千钟慰北堂。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和微之林亭》,写于宋代。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友人的怀念。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豁达与深邃。
"为有檀栾占雒阳,忆归杖策此徜徉。"
这里,诗人提到了自己拥有了一片林亭,可能是指居住或游历之地,这里被称作“檀栾”和“雒阳”,这些都是古代的地名。在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诗人的心情得以舒展,他回忆起归途中的愉快时光,那些杖策(手杖)下的漫步也充满了乐趣。
"观鱼得意还知乐,入鸟忘机肯乱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观察到鱼儿自在地游弋,感受到了它们的快乐,也体会到自己内心的喜悦。当他看到鸟儿自由飞翔,不为外界所扰,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让他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忘我境界。这里的“乱行”并非真正的混乱,而是自然而然、不受约束的行为。
"未敢许君轻去国, 不应如我漫为郎。"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他并不希望朋友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国家,就像他自己不会随意成为别人的下属或仆从。这几句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中园日涉非无趣,保此千钟慰北堂。"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自己在中庭(可能是家中的花园)每日游走,并不觉得无聊。这里的“保此”指的是保持这份宁静与满足,“千钟”则是一种比喻,形容丰盛的酒水,用来慰藉北堂,这里或许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享受和满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然、友谊以及内心平静的追求。
幽兰比良朋,临风怀馨香。
诗书还昔人,所思在高阳。
折花聊以遗,颠倒醉君傍。
君醉我独醒,我醉君荒唐。
携手上河桥,新条排两行。
醉里犹惺惺,髣髴旧残杨。
行行莫回顾,踯躅登君堂。
千里长相思,畏言恐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