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微之林亭》
《和微之林亭》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为有檀栾占雒阳,忆归杖策此徜徉。

观鱼得意还知乐,入鸟忘机肯乱行。

未敢许君轻去国,不应如我漫为郎。

中园日涉非无趣,保此千钟慰北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ēizhīlíntíng
sòng / wángānshí

wèiyǒutánluánzhànluòyángguīzhàngchángyáng

guānháizhīniǎowàngkěnluànxíng

wèigǎnjūnqīngguóyìngmànwèiláng

zhōngyuánshèfēibǎoqiānzhōngwèiběitáng

注释
檀栾:形容树木繁茂美丽。
雒阳:古都洛阳。
杖策:拄杖而行。
徜徉:悠闲漫步。
观鱼:观赏游鱼。
忘机:忘记世俗机心。
乱行:随意行动。
去国:离开国家。
漫为郎:随意担任郎官。
中园:自家的园子。
北堂:对家人的尊称,常指家中长辈。
翻译
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檀木林占据着洛阳城,我常常拄着拐杖在这里漫步,怀念家乡。
看着鱼儿游得欢畅,我心中充满乐趣,与鸟儿相处忘记了世俗的心机,不会随意行动。
我不敢轻易答应你离开国家,毕竟我像你一样,也只是暂时担任郎官。
在园子里每天散步并非没有趣味,但更重要的是,我要保持这份宁静,以千钟美酒来安慰远方的亲人。
鉴赏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和微之林亭》,写于宋代。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友人的怀念。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豁达与深邃。

"为有檀栾占雒阳,忆归杖策此徜徉。"

这里,诗人提到了自己拥有了一片林亭,可能是指居住或游历之地,这里被称作“檀栾”和“雒阳”,这些都是古代的地名。在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诗人的心情得以舒展,他回忆起归途中的愉快时光,那些杖策(手杖)下的漫步也充满了乐趣。

"观鱼得意还知乐,入鸟忘机肯乱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观察到鱼儿自在地游弋,感受到了它们的快乐,也体会到自己内心的喜悦。当他看到鸟儿自由飞翔,不为外界所扰,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让他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忘我境界。这里的“乱行”并非真正的混乱,而是自然而然、不受约束的行为。

"未敢许君轻去国, 不应如我漫为郎。"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他并不希望朋友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国家,就像他自己不会随意成为别人的下属或仆从。这几句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中园日涉非无趣,保此千钟慰北堂。"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自己在中庭(可能是家中的花园)每日游走,并不觉得无聊。这里的“保此”指的是保持这份宁静与满足,“千钟”则是一种比喻,形容丰盛的酒水,用来慰藉北堂,这里或许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享受和满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然、友谊以及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题画·其八花下螳螂

一径幽姿迥不同,漫随红紫笑春风。

螳螂不是当车者,接叶攀条隐绿丛。

(0)

九佳

一番寒彻影参差,扑鼻馀香韵自佳。

昼共白云连绝巘,夜同明月醉空阶。

为惭芳草迟春陌,独许梨花到石崖。

是处江城吹欲落,泠泠古调可谁谐。

(0)

古诗十九首·其九

幽兰比良朋,临风怀馨香。

诗书还昔人,所思在高阳。

折花聊以遗,颠倒醉君傍。

君醉我独醒,我醉君荒唐。

携手上河桥,新条排两行。

醉里犹惺惺,髣髴旧残杨。

行行莫回顾,踯躅登君堂。

千里长相思,畏言恐心伤。

(0)

入蜀行·其一

荆门西上即瞿塘,一路猿声莫断肠。

应有巫云化神女,朝朝暮暮慰思乡。

(0)

欲雨

欲雨鸟声乱,先秋林气清。

叶疏桐见子,花重菊垂茎。

(0)

秋海棠

何年人泪化,朵朵向秋开。

叶已无情去,花犹有恨来。

多啼愁露湿,欲笑喜风催。

影与闺人似,依依在绿苔。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