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牛水滴联句》
《铜牛水滴联句》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彼美中丞裔,置身文墨场。

青金范奇质,玄水溢中肠。

毛颖藉滋淬,陈玄共徜徉。

不劳五丁力,宁垦百亩荒。

肌骨竦寒瘦,筋骸束坚强。

长眠恊坤静,时滴运乾刚。

惯助鱼龙化,何愁鼷鼠伤。

脰翻石田雨,涎落研池霜。

宁戚舍汝相,刘宽为彼偿。

登台岂觳觫,注腹何汪洋。

出匣见头角,濡毫润文章。

奚烦丙吉问,焉比僧孺行。

判事中书省,受宣天子堂。

行藏依孔子,饮吸希杜康。

蠢是驾辕轭,领穿日彷徨。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只铜牛的形象与寓意,展现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功能与象征意义。首先,诗人将铜牛比喻为“彼美中丞裔”,赋予其文人雅士般的气质,置身于文墨之场,暗示其不仅具有物质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接着,通过“青金范奇质,玄水溢中肠”两句,描绘了铜牛材质的珍贵与内在的深沉情感,如同青金石般珍贵,仿佛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情感。随后,“毛颖藉滋淬,陈玄共徜徉”则进一步强调了铜牛的工艺与艺术价值,与毛笔、玄铁等一同展现出匠人的精湛技艺。

“不劳五丁力,宁垦百亩荒”一句,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铜牛无需过多人力就能发挥巨大作用,象征其强大的力量与效能。接下来,“肌骨竦寒瘦,筋骸束坚强”描绘了铜牛的外在形象,既坚韧又不失优雅,体现了其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长眠恊坤静,时滴运乾刚”则赋予铜牛以自然界的象征意义,它在静默中与大地共存,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现刚毅与坚韧。接下来的“惯助鱼龙化,何愁鼷鼠伤”则展示了铜牛在不同情境下的适应性和保护作用,无论是促进生物变化还是抵御小害,都能从容应对。

“脰翻石田雨,涎落研池霜”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铜牛在不同环境中的作用,如在干旱时提供水源,或在寒冷时融化冰雪,展现了其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宁戚舍汝相,刘宽为彼偿”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丰富了铜牛的形象,将其与古代贤臣相联系,强调其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和价值。

“登台岂觳觫,注腹何汪洋”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铜牛在不同场合的自信与豪迈,无论是面对挑战还是承担重任,都能从容不迫。

“出匣见头角,濡毫润文章”则将铜牛与文具相联系,暗示其在文化传承与创造中的作用,如同毛笔一样,能够激发灵感,书写出精彩的文章。

“奚烦丙吉问,焉比僧孺行”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强调了铜牛在不同领域的广泛适用性,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参与文化活动,都能游刃有余。

最后,“判事中书省,受宣天子堂”、“行藏依孔子,饮吸希杜康”、“蠢是驾辕轭,领穿日彷徨”等句子,分别从政治、文化、生活等多个角度,展现了铜牛在不同社会角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其与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铜牛的多维度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物质对象的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的象征意义,传达了其在社会、文化和个人生活中的深刻寓意,体现了作者对铜牛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品质的高度赞赏与推崇。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王祥卧冰图

母病杯羹意未谐,解衣竟欲卧冰开。

有心直透清波下,安得无鱼跃出来。

(0)

骊山老姥磨铁杵欲作绣针图

欲化龟蛇生圣胎,骊山微意孰能猜。

纯钢一块都磨尽,不信纤毫眼不开。

(0)

毗山晚归

短榜归来晚,船头对夕阳。

乱钟城市近,一雁水天长。

草眼矜春碧,梅心弄晚香。

霜风吹酒醒,系缆欲昏黄。

(0)

次李监见寄韵二首·其一

一曲长谣酒一樽,平生幽事在田园。

孤云野鹤闲情远,流水青山古意存。

爱竹每思眠白屋,种瓜已分老青门。

短衣掩骭长竿钓,最忆南溪与北村。

(0)

病愈即事

病懒空怜负壮图,盛年齿发已凋疏。

栖迟辕下如老骥,展转书间似蠹鱼。

瞑目自持存息法,闭门重广绝交书。

花开顿觉身强健,行药窗前喜自如。

(0)

秋晚怀归

摇落江空雁影沉,楼高愁近怕登临。

双溪秋晚碧苕老,三径雨多红叶深。

灯火未忘年少梦,莼鲈偏恼客中心。

且寻篱下黄花约,莫倚西风学楚吟。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