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长剑有吴钩,欲向山灵乞胜游。
望去天开图画古,坐来泉泻石林幽。
烟含宝盖长凝雨,月到寒塘始觉秋。
借问雄名谁得似,至今犹说莫台州。
倚天长剑有吴钩,欲向山灵乞胜游。
望去天开图画古,坐来泉泻石林幽。
烟含宝盖长凝雨,月到寒塘始觉秋。
借问雄名谁得似,至今犹说莫台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倚天长剑有吴钩”开篇,巧妙地将手中的剑比作天际的长剑,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决心。接着,“欲向山灵乞胜游”,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望去天开图画古,坐来泉泻石林幽”,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山川之美,仿佛一幅古老的画卷在眼前展开,泉水从石林间潺潺流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烟含宝盖长凝雨,月到寒塘始觉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烟雾缭绕的山峰如同宝盖,长久地凝聚着雨水,而当月亮照耀在寒冷的池塘上时,才让人意识到秋天的到来。这里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最后,“借问雄名谁得似,至今犹说莫台州”,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台州这一地方的赞誉之情。台州以其雄伟的名声著称,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不仅是对台州的赞美,也是对诗人所追求的壮丽景色和内心境界的一种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翻风弄日翠依依,逐岁春妍故不违。
映渚不随流水去,临岐常送玉骢归。
台城堤上无兴废,陶令门前有是非。
莫向笛声怨憔悴,好随烟叟上鱼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