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盘屈三千里,杳隔云深碧海来。
我亦欲寻刘阮去,路迷何处是天台。
仙桃盘屈三千里,杳隔云深碧海来。
我亦欲寻刘阮去,路迷何处是天台。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蟠桃(其二)》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仙桃盘屈三千里"展现了蟠桃树的非凡规模,弯曲蔓延长达三千里,显示出其超凡的气派。"杳隔云深碧海来"则暗示了蟠桃的来源神秘而遥远,仿佛是从云端深处的碧海中飘然而至,富有奇幻色彩。
诗人借这个神话元素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我亦欲寻刘阮去"引用了《桃花源记》中刘晨、阮肇误入仙境的故事,表明诗人也渴望能如他们一般探寻那神秘的仙境。最后的"路迷何处是天台"则表达了寻找之路的迷茫,暗含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理想境界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蟠桃为引子,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困惑,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海畔闲鸥,趁萧斋夜凉、同赋团雪。
又是疏帘吹雨,蕙枝香发。
漫诉琼箫旧怨,怕酒醒、垂杨凄绝。
而今便、不梦扬州,暗愁消瘦诗骨。尊前壮心易歇。
听山阳倦笛,何事轻别。客里登楼,都换故乡云物。
多少西园俊侣,待共觅、棕鞋青袜。
问恁日、顾曲人归,画栏重醉秋月。
长乡倦游复善病,闲来偶过临邛令。
故人朝夕拜下风,眼前车骑何雍容。
是时文君正新寡,窃听琴声绿窗下。
高堂为鼓一再行,琴心微挑意已倾。
归来家中徒四壁,慰饥独有远山色。
当垆自酤酒,观者何□□。
涤器杂佣保,身着犊鼻裈。
一钱不分何不可,风流岂谓羞王孙。
狗监能知子虚赋,词人深被君王慕。
四马高车还故里,县令先驱负弩矢。
丈夫遇合会有时,彼富人者那得知。
王孙此时愿已满,自言女尚长卿晚。
蒙恬筑长城,连连万余里。
邀功暴黔首,阿意悦天子。
堑山湮谷不可罢,役夫半死长城下。
三世为将,道家所忌。
何况秦人实寡恩,有罪无罪胡足计。
蒙毅还祷,帝载辒凉。二世既立,扶苏已亡。
将军握兵三十万,秦人杀之如刲羊。吁嗟乎!
蒙氏诛高高未死,怨毒于人真甚矣。
恬守边,高侍侧。恬不诛,高不释,此事如何罪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