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雪》
《舟中雪》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扁舟泊晚橹咿哑,飘洒随风整复斜。

照夜初疑篷背月,隔溪遥认树头花。

村深浦远人迷路,苇折荷倾雁著沙。

渔父披蓑归去后,带烟茅屋两三家。

(0)
鉴赏

这首《舟中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冬日江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舟行水上、风雪交加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首句“扁舟泊晚橹咿哑”,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扁舟缓缓停泊在傍晚的江面上,船桨轻轻摇动,发出咿哑之声,仿佛是大自然最原始的乐章。这不仅描绘了舟行之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接着,“飘洒随风整复斜”一句,通过“飘洒”二字,形象地展现了雪花随风飘落的情景,既表现了雪的轻盈,又突出了其纷飞的姿态。整与斜的对比,更添了几分动态之美,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雪花在空中舞动的轨迹。

“照夜初疑篷背月,隔溪遥认树头花”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视觉对比。夜晚的雪景如同月光洒在篷顶,给人一种错觉;而远处溪边的花朵在雪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雪夜的静谧与美丽,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村深浦远人迷路,苇折荷倾雁著沙”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深邃的村庄、遥远的水道、迷雾般的景象,以及被风吹倒的芦苇、倾斜的荷花、栖息于沙滩的大雁,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雪景图。这一段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后,“渔父披蓑归去后,带烟茅屋两三家”以渔父归家作为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扁舟,又增添了生活气息。渔父披着蓑衣,带着一天的收获,渐行渐远,留下的是炊烟袅袅的茅屋,以及那两三户人家的温馨画面。这一幕既体现了生活的宁静与满足,也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舟中雪》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日江面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和热爱。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清平乐·离肠宛转

离肠宛转。
瘦觉妆痕浅。
飞去飞来双语燕。
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雨珊珊。
海棠帘幕轻寒。
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0)

清平乐·溪头来去

溪头来去。
坐卧沿溪树,管甚人间无著处。
已被白云留住。
生平不置肝肠。
只今物我都忘。
说与山中鱼鸟,相亲相近何妨。

(0)

清平乐·兰膏香聚

兰膏香聚。
醉枕闻低语。
一刻春宵水去。
诉得离情几许。
桃花红浅红深。
五年烟草归心。
留得一枝春在。
争教绿叶成阴。

(0)

清平乐·村墟潇洒

村墟潇洒,似是朱陈阵。
神武冠须早挂。
可待儿婚女嫁。
山深水木清华。
渔樵好个生涯。
梦想平桥南畔,竹篱茅舍人家。

(0)

清平乐·香凝娇聚

香凝娇聚。
玉立临春树。
细看司花留意处。
都在轻匀浅注。
相逢南陌东城。
有情只似无情。
说与新来憔悴,莺儿不解丁宁。

(0)

虞美人·樱桃元是仙郎种

樱桃元是仙郎种。
次第芳菲动。
开残山杏没都红。
一树梨花如雪月明中。
三生蝶化南华梦。
只有情缘重。
曲兰幽径小帘栊。
好共扫眉才子管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