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寇鼓山·其一》
《避寇鼓山·其一》全文
清 / 卓梦采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四野尘氛起,城头鼓角喧。

欃枪纷市井,荼火乱乡村。

糇橐头为戴,衣牵媪负孙。

河山应不改,心迹向谁论。

煮茗防烟沸,入深畏鸟言。

见几宜早蹈,知避远于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首联“四野尘氛起,城头鼓角喧”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勾勒出战乱中尘土飞扬、鼓角齐鸣的紧张氛围。接着,“欃枪纷市井,荼火乱乡村”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破坏力,市井间充斥着战争的痕迹,乡村被战火笼罩,一片混乱。

颔联“糇橐头为戴,衣牵媪负孙”描绘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直接冲击,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背负重物,老人甚至要背着孙子,生活艰辛至极。颈联“河山应不改,心迹向谁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的坚定信念,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刻,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也不会改变,但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困惑却无人可诉。

尾联“煮茗防烟沸,入深畏鸟言”则展现了诗人对安全与平静生活的渴望,煮茶时担心烟雾引发火灾,进入深林又害怕听到鸟叫,反映出战乱环境下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小心翼翼和恐惧。最后,“见几宜早蹈,知避远于樊”表达了诗人对于避难时机的敏锐洞察和对摆脱困境的强烈愿望,希望能在危机来临之前找到安全的避难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战乱时期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挣扎,以及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卓梦采
朝代:清   字:狷夫   籍贯:凤山   生辰:1721

卓梦采,字狷夫,凤山人。庠生。性孝友,方正自持,精医济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陷县治,慕卓氏之名,致之再三,坚辞不肯赴。挈家遁鼓山匝月,吟咏自娱,且散家赀给戚族里邻,以资口粮。知县陈志泰高其行谊,赠「儒林芳标」匾额。享年八十。子肇昌,领乡荐;孙列胶庠
猜你喜欢

二十立夏下旬犹春月也作留春诗十首·其六

春去人留雨散萍,空馀芳杜满前汀。

歌骚每畏湘云黑,处困愁看越水青。

泪应猿声千叠断,魂依鳄渚万波冥。

子山哀赋悬今古,萧瑟悲凉那可听。

(0)

壬寅元日二首·其一

能为岁始即春王,万物来宾各处阳。

尚许微明随地出,安知四大与天方。

废兴岂尽由强弱,新旧还须问歙张。

大象无形宁可见,初元初日且休忙。

(0)

七夕产一男弗育内子抱疴予亦伏枕成三绝·其二

梁鸿五噫漫凄其,操臼人今命若丝。

猿叫风前声欲断,鹃啼春后血空吹。

(0)

季秋晦日暂厝五节百宜山中作秋招诗五首·其四

黄山何历历,玉水自洋洋。

故室迟归反,魂兮莫自伤。

我怀无閒隔,魂应佽我旁。

慎毋轻去我,以离彼不祥。

暮云归碧树,晓日拥残霜。

萧萧云日际,片片绾柔肠。

京泉无信息,愁梦每相妨。

魂兮梦可接,岂辞冬夜长。

(0)

阳江重阳九日之会九人暮雨催秋作九秋篇

细雨催秋秋欲破,黄花入梦难轻过。

在水苍蒹日系思,满庭霜叶时相播。

群飞刺天尔何物,劲翮横霄馀一个。

东南有美尽翩翩,新亭洒涕同惊坐。

坐中顗导是阿谁,戮力神州安敢惰。

九日鼍江共一杯,万里燕云留一唾。

朝搴兰露休言渴,夕餐菊英休言饿。

此日高怀未陟高,千秋大事应图大。

殊方旧国两关情,涧白峰寒双拂座。

眼外茱萸凭细看,樽前芩隰时堪和。

此意寥寥独问秋,秋光岂令秋云驮。

(0)

花朝独对二首·其一

一般清影照书窗,草碧花红亦自双。

雨色潜教初月破,风光欲使片春降。

已劳苍帝铺烟景,尚许幽人踞水邦。

走觅南邻无可诉,此中真意独盈腔。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