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清影照书窗,草碧花红亦自双。
雨色潜教初月破,风光欲使片春降。
已劳苍帝铺烟景,尚许幽人踞水邦。
走觅南邻无可诉,此中真意独盈腔。
一般清影照书窗,草碧花红亦自双。
雨色潜教初月破,风光欲使片春降。
已劳苍帝铺烟景,尚许幽人踞水邦。
走觅南邻无可诉,此中真意独盈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花朝节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一般清影照书窗”以“清影”二字,巧妙地将窗外的景色与室内读书的氛围相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意境。接着,“草碧花红亦自双”,通过对比色彩鲜明的绿草与红花,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雨色潜教初月破,风光欲使片春降。”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雨和风赋予情感,它们似乎在悄悄地打破初升的月光,又仿佛在催促春天降临,生动地描绘了春雨初至、春风拂面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已劳苍帝铺烟景,尚许幽人踞水邦。”这里“苍帝”指的是大自然,诗人赞美大自然为人间铺设了如画的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隐士,能够在此美景中栖息的满足与喜悦。
最后一句“走觅南邻无可诉,此中真意独盈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白,他四处寻找可以分享这份美好与宁静的人,却发现无人能理解或感受这份深藏于心的“真意”。这既是对孤独的感慨,也是对内心世界丰富情感的自我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西郊见说春事浓,杏花香发眠东风。
主人未解此花意,小槽溜溜杯犹空。
劝君潋滟蒲萄绿,好看枝头红映肉。
莫令风雨遣花飞,徒唱人间断肠曲。
书生禄遫空自怜,三年官满囊无钱。
身如绊骥心千里,安得一舸西风前。
令君磊落济川手,留滞亦怜穷独叟。
大舟百尺影白虹,借我搬家我何有。
函牛之鼎著鸡肋,涓滴渠须瓠五石。
劣留两席寘图书,辇石囊沙压摇兀。
典衣买酒饷三老,槌鼓鸣锣人看好。
相过重读借船帖,我自卢胡君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