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晕双蛾新画眉,风流堪赋比红儿。
绣窗无人解春意,行傍辛夷折柳枝。
绿晕双蛾新画眉,风流堪赋比红儿。
绣窗无人解春意,行傍辛夷折柳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风中轻盈漫步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美丽与风雅。首句“绿晕双蛾新画眉”,以“绿晕”形容女子眉毛的色泽,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女子的青春活力;“双蛾”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眉形,仿佛两道美丽的翠绿色线条。这一句不仅勾勒出了女子的外貌特征,也暗含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风流堪赋比红儿”,将女子的风姿与古代美女红儿相提并论,赞美她既有红儿的风流才情,又不失自己的独特魅力。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既提升了女子的形象,也表达了对她个人魅力的高度认可。
“绣窗无人解春意,行傍辛夷折柳枝”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行动与环境。女子独自漫步,周围的春意似乎都与她无关,她只是随性地折下几枝辛夷花和柳枝,这不仅展现了她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辛夷花和柳枝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美好的寓意,如辛夷象征着高洁与清新,柳枝则寓意着离别与思念,这两者的结合,更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外貌、性格以及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女性美的赞颂。
慧麓钟秀泉流香,石亭卓立森宸章。
规天矩地澄万景,一泓水绕漪澜堂。
此泉终古流不息,可砭俗耳涤诗肠。
松雪道人手挥翰,字青石白辉岩旁。
谁携小团烹活火,秋来闲向修篁坐。
时翻雪乳喷烟鬟,忽如夜雨纷纷堕。
髯仙踏遍江南山,若冰洞前听潺潺。
品泉桑苧风流渺,调水竹符相往还。
一瓯飞雪踰琼液,析薪涧底煮白石。
品题常留天地间,放眼来眺九龙脊。
吁嗟乎,何必吸江与泛海,至今携月诗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