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悲翁,枭子雄。美人梦翁也,从天以来下。
悲翁之来,神灵雨。子朝以飞,暮何于处。
猗嗟嗟,松柏萧萧泰陵树。
思悲翁,枭子雄。美人梦翁也,从天以来下。
悲翁之来,神灵雨。子朝以飞,暮何于处。
猗嗟嗟,松柏萧萧泰陵树。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思悲翁一章十句(其二)》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思悲翁"和"枭子雄"的形象,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悲翁"可能象征着一位忧郁或悲哀的智者,而"枭子雄"则暗示了一种强大但可能带有邪气的力量。
"美人梦翁也,从天以来下"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梦幻的画面,美人与悲翁的相遇仿佛是天意安排,寓意着某种超越世俗的缘分或命运的交错。"悲翁之来,神灵雨"进一步强化了悲翁的神圣感,他的到来如同神灵降下的甘霖,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洗涤。
"子朝以飞,暮何于处"则揭示了变化无常和难以捉摸的主题,枭子虽然一度飞翔,但最终不知所终,暗示着世间万物的短暂和不确定性。最后,"猗嗟嗟,松柏萧萧泰陵树"借松柏的坚韧和泰陵(秦始皇陵)的长久,表达了对永恒和不朽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风貌。
前有尊酒,我为君寿。有瑟在筵,有螯在手。
青年既阻,白发被首。于今不乐,古人奚有。
自昔有言,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云胡不零。
起舞傞傞,侧弁以俄。弗鼓缶而歌,恐大耋之蹉跎。
秋露如玉,下被庭绿。良夜未央,胡不秉烛。
东陵死利,西山死名。庄周放达,禹稷躬耕。
吾诚何暇以论此,前有尊酒君须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