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縳屋水南村,何似柴桑旧里门。
酒熟隔篱呼野老,吟馀埽叶卧松根。
飧英自可撑肠腹,种竹还看长子孙。
谁向纠纷谈吏隐,巳将幽意属琴尊。
舍人縳屋水南村,何似柴桑旧里门。
酒熟隔篱呼野老,吟馀埽叶卧松根。
飧英自可撑肠腹,种竹还看长子孙。
谁向纠纷谈吏隐,巳将幽意属琴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画卷。首联“舍人縳屋水南村,何似柴桑旧里门”以对比手法,将南书堂所在的水南村与陶渊明的故乡柴桑进行比较,暗示了南书堂环境的清幽与古朴。颔联“酒熟隔篱呼野老,吟馀埽叶卧松根”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村民和谐共处的温馨画面,以及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颈联“飧英自可撑肠腹,种竹还看长子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子孙传承美好生活的期待。尾联“谁向纠纷谈吏隐,巳将幽意属琴尊”则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纷争的不屑,以及将内心的宁静与雅趣寄托于琴酒之中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理想。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
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邑南富岩壑,白水尤奇观。
兴来每思往,十年就兹观。
停驺指绝壁,涉涧缘危蟠。
百源旱方歇,云际犹飞湍。
霏霏洒林薄,漠漠凝风寒。
前闻若未惬,仰视终莫攀。
石阴署气薄,流触溯回澜。
兹游讵盘乐,养静意所关。
逝者谅如斯,哀此岁月残。
择幽虽得所,避时时犹难。
刘樊古方外,感慨有馀叹。
一箫吹。琼栏月暖,锦云飞。
十丈银河,挽来注向灵扉。
月殿霞窗,动春空、仙籁参差。
报道双成,乍搴了罗帏。陡然闻得,青凤下西池。
奏记帘前,佩环听处依稀。
不是人间话,何缘世上知。
梦回处,摘春星、满把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