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梧叶落银床冷,月下孤鸾吊寒影。
院宇沉沉清似水,闪闪光摇烛花紫。
长歌白纻敲悬珰,绿香绣幕愁夜长。
井梧叶落银床冷,月下孤鸾吊寒影。
院宇沉沉清似水,闪闪光摇烛花紫。
长歌白纻敲悬珰,绿香绣幕愁夜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的凄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物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井梧叶落银床冷”,以“井梧”(梧桐)的落叶和“银床”(泛指凉爽的床榻)的冷意,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清冷。梧桐叶的飘落,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月下孤鸾吊寒影”一句,通过“孤鸾”(孤独的凤凰)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哀伤的情绪。在月光下,孤鸾独自哀悼自己的影子,这一场景充满了寂寞与悲凉。
接下来,“院宇沉沉清似水,闪闪光摇烛花紫”两句,将画面从室外转至室内,通过“院宇”的寂静与“水”的清澈类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而“烛花紫”则在幽暗中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温暖的色彩,仿佛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明。
“长歌白纻敲悬珰,绿香绣幕愁夜长”则是对主人公情感的直接抒发。通过“长歌”(长时间的歌唱)、“白纻”(古代的一种丝织品,此处可能象征着纯洁或哀伤)和“悬珰”(悬挂的玉饰,象征高洁或哀思),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绿香绣幕”暗示了室内装饰的华美与主人情感的复杂,而“愁夜长”则直白地表达了对夜晚漫长、孤独时光的无奈与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秋月夜的独特韵味,以及主人公在孤独与哀愁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复杂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