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子匣中琴,写我心曲悲。
我悲良自谙,子琴知者谁。
不惜去日早,但恨来日迟。
何当假羽翼,送子川之湄。
弹子匣中琴,写我心曲悲。
我悲良自谙,子琴知者谁。
不惜去日早,但恨来日迟。
何当假羽翼,送子川之湄。
这首诗名为《别汤子五章(其三)》,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诗中以“弹子匣中琴”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琴声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而“我悲良自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悲情的深刻理解与共鸣。
接着,“子琴知者谁”一句,既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也是对汤子身份的询问,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不惜去日早,但恨来日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最后,“何当假羽翼,送子川之湄”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够借助某种力量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友人相聚在江边,共享欢愉。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坛四野冻云凝,重兵十万屯坚冰。
梅花相遇几敌国,战酣落日天无色。
相持不胜不肯休,不是老梅禁不得。
太常先生岂和难,手持巨槊横吟鞍。
养威自待有馀兴,一鼓坐收天地暝。
诗家老将须更思,仁者无敌何人知。
天地有明晦,大道无古今。
但使藩篱固,物交岂能侵。
先生阐绝学,奥义窥精深。
易简握要枢,翕辟在一心。
说诗持其柄,片语蔽贞淫。
诸经本同源,尼聃无商参。
乘彼王乔舄,鸣兹单父琴。
山林避不若,畏如神禹金。
我一风尘士,垂老始投簪。
每于仙吏堂,屏息奉德音。
传灯资觉路,四座共照临。
知及不能守,日与世浮沉。
皎皎天上月,众壑分晴阴。
磊磊涧中石,异苔而同岑。
暗室生虚白,恍惚不可寻。
执鞭吾所愿,西日已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