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琼枝照眼明,寒窗披卷梦魂清。
夜来堪与君王对,半部当年致太平。
玉树琼枝照眼明,寒窗披卷梦魂清。
夜来堪与君王对,半部当年致太平。
此诗《题映雪读书画》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晚映雪读书场景。首句“玉树琼枝照眼明”,以“玉树琼枝”比喻明亮的灯光,形象地展现了夜晚读书时光线的明亮,仿佛树木和花朵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
接着,“寒窗披卷梦魂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读书环境的清冷与宁静,寒窗暗示了冬夜的寒冷,但正是这样的环境,让人心神清明,思绪如水般清澈。这里的“披卷”不仅指打开书卷,更寓意着心灵的开启,准备接受知识的洗礼。
“夜来堪与君王对”,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暗指夜晚读书之人与君王对话,象征着知识的力量可以超越时空,与最高统治者相呼应,传达出读书人渴望被赏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最后一句“半部当年致太平”,借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表达了通过阅读和学习,可以达到治理国家、带来和平的理想境界。这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期许,更是对知识改变社会、推动进步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用典,展现了夜晚映雪读书的美好情境,以及读书人追求知识、实现理想的精神风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
自怜蓬鬓改,羞见梨花开。
西掖诚可恋,南山思早回。
园庐幸接近,相与归蒿莱。
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
江鸣潮未落,林晓日初悬。
宝叶交香雨,金沙吐细泉。
望谐舟客趣,思发海人烟。
顾枥仍留马,乘杯久弃船。
未忧龟负岳,且识鸟耘田。
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
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齐年。
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
翠微县宿雨,丹壑饮晴霓。
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
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
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
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
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
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