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巴山》
《巴山》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飞云冉冉隔层峦,涨水茫茫失旧湾。

自昔秋风悲宋玉,这回夜雨宿巴山。

独行云峤双飞舄,谁置壶浆一解颜。

世事人情随日改,不妨老子解痴顽。

(0)
注释
飞云:飘浮的云。
冉冉:缓缓升起的样子。
隔:遮挡。
层峦:层层叠叠的山峰。
涨水:上涨的河水。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失旧湾:淹没旧时的河湾。
自昔:自古以来。
悲:悲伤。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以悲秋著名。
夜雨:夜晚的雨。
宿巴山:在巴山过夜。
独行:独自行走。
云峤:高山。
双飞舄:比喻孤独或失侣。
置:放置。
壶浆:盛酒的壶和浆,这里指酒。
解颜:使脸色舒展,这里指解忧。
世事人情:世间的事情和人情。
随日改:每日都在改变。
老子:古代对老年人的尊称,这里指诗人自己。
解痴顽:理解并接受自己的痴傻顽固。
翻译
飘忽的云彩遮挡层层山峦,河水上涨淹没昔日的河湾。
自古以来秋风吹过就让人想起宋玉的悲凉,这次夜晚在巴山下起了雨让我住宿。
独自走在高山之上,如同一双飞舄孤独飞翔,又有谁能送来一杯酒来舒缓心情。
世事人情每天都在变化,我这老朽之人就随它去吧,不妨放开心态面对痴傻顽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意境。开篇“飞云冉冉隔层峦,涨水茫茫失旧湾”两句,以壮丽的山川形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情感寄托。这里的“飞云”、“涨水”都给人以动荡之感,而“隔层峦”、“失旧湾”则透露出一种时间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怀。

接着,“自昔秋风悲宋玉,这回夜雨宿巴山”两句,诗人通过历史的回顾,将自己与古代才子宋玉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宋玉以其才情著称,而“悲秋”更是他的一大特点。这里,李新借用这个意象,抒发了自己面对自然界时的情怀。

第三句“独行云峤双飞舄,谁置壶浆一解颜”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独行云峤”,意味着诗人独自一人在云雾缭绕的山峰间漫步;“双飞舄”可能是指驾驭着两匹马或其他动物前行,既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谁置壶浆一解颜”,则是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中,即便有人为他斟酌美酒,他也不会因为而改变自己的神色。这里,“解颜”暗指情绪或脸色的舒展,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世事人情随日改,不妨老子解痴顽”两句,是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情冷暖的感慨。这里的“不妨”,意味着无妨,即便如此,也不影响诗人的心境。“老子”通常指道家之祖老子,李耳,代表了一种超脱物外、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传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持平常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僧园秋集同田生二首·其二

自笑红颜日,僧今白首看。

秋风修竹过,台殿碧梧残。

钟磬昏仍起,壶觞醉不乾。

塔层思尽上,恐逼斗牛寒。

(0)

寄王生

重九书新寄,他时意独伤。

故山吾别久,篱菊晚谁芳。

日月徒鸿雁,乾坤尚虎狼。

松楸围几大,人发泪千行。

(0)

柬黄子二首·其二

径菊陶能得,田瓜邵独勤。

为农消日月,倚杖看风云。

插柳俄成树,笼鹅忽一群。

不须忧万事,客至且醺醺。

(0)

风夕柬徐子

严冬万卉寂,苜吹迥添愁。

岭日微含照,川云半逆流。

频斋忘肉味,乍冷觅羔裘。

差胜山阴夜,能孤访戴游。

(0)

中湖寺二首·其二

陟崄扣岩扉,一钟鸣翠微。

丹崖森竹树,雪壁映花飞。

屋隙鸣泉写,山昏麋鹿归。

松风高壑起,云卧欲沾衣。

(0)

相逢行赠袁永之

清晨客叩门,投我一书札。

开缄锦云烂,铿然玉相戛。

问客何方来,新下黄金台。

扬鞭指河洛,回旆陵高崖。

选珍掇琪草,探美收与瑰。

路逢赤松子,并举收氛埃。

道同心乃冥,神投谊难垂。

古人重良契,岂必声影偕。

行行报嘉绩,贡此明堂材。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