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冉冉隔层峦,涨水茫茫失旧湾。
自昔秋风悲宋玉,这回夜雨宿巴山。
独行云峤双飞舄,谁置壶浆一解颜。
世事人情随日改,不妨老子解痴顽。
飞云冉冉隔层峦,涨水茫茫失旧湾。
自昔秋风悲宋玉,这回夜雨宿巴山。
独行云峤双飞舄,谁置壶浆一解颜。
世事人情随日改,不妨老子解痴顽。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意境。开篇“飞云冉冉隔层峦,涨水茫茫失旧湾”两句,以壮丽的山川形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情感寄托。这里的“飞云”、“涨水”都给人以动荡之感,而“隔层峦”、“失旧湾”则透露出一种时间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怀。
接着,“自昔秋风悲宋玉,这回夜雨宿巴山”两句,诗人通过历史的回顾,将自己与古代才子宋玉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宋玉以其才情著称,而“悲秋”更是他的一大特点。这里,李新借用这个意象,抒发了自己面对自然界时的情怀。
第三句“独行云峤双飞舄,谁置壶浆一解颜”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独行云峤”,意味着诗人独自一人在云雾缭绕的山峰间漫步;“双飞舄”可能是指驾驭着两匹马或其他动物前行,既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谁置壶浆一解颜”,则是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中,即便有人为他斟酌美酒,他也不会因为而改变自己的神色。这里,“解颜”暗指情绪或脸色的舒展,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世事人情随日改,不妨老子解痴顽”两句,是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情冷暖的感慨。这里的“不妨”,意味着无妨,即便如此,也不影响诗人的心境。“老子”通常指道家之祖老子,李耳,代表了一种超脱物外、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传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持平常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心路历程。
清晨客叩门,投我一书札。
开缄锦云烂,铿然玉相戛。
问客何方来,新下黄金台。
扬鞭指河洛,回旆陵高崖。
选珍掇琪草,探美收与瑰。
路逢赤松子,并举收氛埃。
道同心乃冥,神投谊难垂。
古人重良契,岂必声影偕。
行行报嘉绩,贡此明堂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