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无德倚仪刑,又似当年傅建成。
可笑郑公如百舌,春前夏后两般声。
东宫无德倚仪刑,又似当年傅建成。
可笑郑公如百舌,春前夏后两般声。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魏徵》。诗中以东宫(太子居所)比喻唐朝的储君,暗示其缺乏德行和榜样作用,如同历史上秦朝的公子扶苏或傅建成,暗示可能面临类似的命运。魏徵在诗中被比作郑公,郑公善变,此处形容他像春天和夏天的鸟儿——百舌,声音多变,春前夏后有不同的鸣叫,暗指魏徵对不同人的态度摇摆不定。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批评了魏徵的行为,并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太子未来的担忧。整体上,这首诗具有讽刺和警世之意。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