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逢陋室,况值雨多时。
白昼书难展,清宵榻屡移。
苔滋行转怯,烟暝爨应迟。
天道阴晴会,冥冥不可窥。
客居逢陋室,况值雨多时。
白昼书难展,清宵榻屡移。
苔滋行转怯,烟暝爨应迟。
天道阴晴会,冥冥不可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陋室,遭遇连绵阴雨时的孤独与困顿之感。首句“客居逢陋室”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暗示了其生活的简朴与寂寞。接着,“况值雨多时”一句,直接引入了主题——苦雨,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白昼书难展,清宵榻屡移”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形象地展现了雨天对诗人的影响。白日里,雨水使得读书变得困难;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频繁移动床榻。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实,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雨中难以安逸的生活状态。
“苔滋行转怯,烟暝爨应迟”进一步渲染了雨天的阴冷与不便。苔藓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增加了行走的难度;炊烟在昏暗的天色中显得更加稀薄,做饭也变得缓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最后,“天道阴晴会,冥冥不可窥”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无奈与期待。虽然自然界总是遵循着自己的规律,但在这连绵的雨天里,诗人却无法预知何时能够放晴,只能默默等待,心中充满了对晴朗天气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恶劣天气时的内心世界,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生活不便。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孤独、无奈与期待。
虏帐冬住沙陀中,索羊织苇称行宫。
从官星散依冢阜,毡庐窟室欺霜风。
舂粱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
朝廷经略穷海宇,岁遗缯絮消顽凶。
我来致命适寒苦,积雪向日坚不融。
联翩岁旦有来使,屈指已复过奚封。
礼成即日卷庐帐,钓鱼射鹅沧海东。
秋山既罢复来此,往返岁岁如旋蓬。
弯弓射猎本天性,拱手朝会愁心胸。
甘心五饵堕吾术,势类畜鸟游樊笼。
祥符圣人会天意,至今燕赵常耕农。
尔曹饮食自谓得,岂识图霸先和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