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城西小集》
《九日城西小集》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村墟霭霭暮烟浮,木叶萧萧水乱流。

细雨百年还九日,浮云四海几同游。

樽前病色黄于菊,镜里霜华不待秋。

何必茱萸重把看,衰迟都不似前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乡村晚景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哲思。首联“村墟霭霭暮烟浮,木叶萧萧水乱流”,以“霭霭”、“萧萧”等叠词,生动地勾勒出傍晚时分村庄上空弥漫的轻烟与落叶在秋风中飘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细雨百年还九日,浮云四海几同游”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巧妙融合,通过“百年”与“九日”的对比,以及“四海”与“同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广阔世界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主题。

“樽前病色黄于菊,镜里霜华不待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主题,通过“病色”与“霜华”的形象比喻,既描绘了诗人自身的衰老之感,也暗含了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无奈与哀叹。“何必茱萸重把看,衰迟都不似前头”最后两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思考,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深刻领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展现了文徵明作为明代著名书画家兼文学家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寄衰翁东宫典宝监知事史仲文赴京之任赋诗二首为饯·其一

宫官比日盛才贤,寮寀光华得妙年。

东禁总分清切地,前星偏近紫微天。

朱研玉斗时开宝,香热金炉晓奏笺。

朝觐从容问先世,鄂公忠孝是家传。

(0)

送霍仲皋还京

驿程万里入皇都,还过梁城取别途。

天下军需何日了,淮南民瘼几时苏。

求田问舍非良策,忧国忘家是壮图。

黄阁相君应有问,愿闻一语赞嘉谟。

(0)

萧万户野鹤卷子

肯著边尘浣缟衣,当时城郭是耶非。

自离碧海三山去,直过青城万里飞。

老去扬州空逸兴,何人沙苑脱危机。

丈夫功在麒麟阁,莫说仙家有令威。

(0)

舍山

巍然一舍起,载上塔层层。

七十二峰外,还逢见佛灯。

(0)

春思

飞燕腰支掌上轻,尘生罗袜步盈盈。

钥鱼不寐春无赖,筝雁频移曲未成。

敛黛低鬟初破睡,嚼花嗅蕊独含情。

许身肯作王孙女,头白哀吟对马卿。

(0)

和贾县尉秋日往山中诗韵二首·其二

山色苍茫翠欲流,行经熟路忆曾游。

西风鸟影寒塘晚,细雨蝉声碧树秋。

过眼年光如急电,伤怀世事等浮沤。

知君为国勤劳苦,一寸丹心有百忧。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