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阊阖九天开,玉佩趋朝百辟来。
圣主正需调鼎用,诸公应荐和羹梅。
平明阊阖九天开,玉佩趋朝百辟来。
圣主正需调鼎用,诸公应荐和羹梅。
此诗描绘了朝廷早朝的庄重与肃穆,以及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首句“平明阊阖九天开”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清晨时分,皇宫大门缓缓开启,仿佛九天之门洞开,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以及权力与秩序的恢复。
“玉佩趋朝百辟来”一句,通过“玉佩”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官员们的服饰华贵,更寓意着他们对朝廷的忠诚与敬意。在这样的背景下,“百辟”即众多官员们有序地前来朝见,体现了君主权威下的秩序井然。
接下来,“圣主正需调鼎用”一句,巧妙地将君主比作调鼎者,强调了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也暗示了君主对于贤能之士的渴求与重视。这不仅是对君主治国理政能力的肯定,也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尊敬与期待。
最后一句“诸公应荐和羹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诸公”指的是一众大臣,而“和羹梅”则是比喻,象征着贤臣们应当像梅子一样,既能为国家的治理提供酸甜适口的调味品(比喻贤能),又能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不畏严寒,象征着忠诚与高洁。这句话既是对同僚的勉励,也是对君主的献策,希望君主能够善用贤才,共同治理国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朝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君臣关系的赞美,展现了明代社会中对贤能之士的重视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海云压山昼驱?,时危甲兵满天地。
儿女走啼城不开,太原将军怒裂眦。
旌旗无光鼓声死,空拳欲呼奋难起。
如林白刃凌秋霜,茫茫四海一父子。
闺中婉丽人共惜,肯以蛾眉事雠敌。
夜光迸裂胭脂红,闽山草树增颜色。
岂无冠盖诸商胡,炊金切玉烹酡酥。
开门夜半走大漠,得不枉杀称丈夫。
呜呼,得不枉杀称丈夫。
今晨风日佳,默默鲜所亲。
改服从田父,相与过西邻。
虽无超时韵,所得亦以真。
约略婚嫁资,岁功稍一论。
瓠壶盈浊醪,芋叶裹鲜新。
谦言酌卮酒,仓卒无主人。
啖我栖埘鸡,为尔代司晨。
东壁吐蚕丝,可以充钓缗。
笑谓指顾间,遂穷水陆珍。
代主计则然,毋乃非嘉宾。
隗俄复隗俄,目送西归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