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半山为欧阳时瑄赋》
《半山为欧阳时瑄赋》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秀色知从武姆分,蜀江回抱隔尘氛。

骨蟠地稳疑藏玉,顶去天遥断出云。

樵径客稀群鹿扰,草堂星在远钟闻。

会看丛桂秋花发,山北山南处处薰。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卷。首句“秀色知从武姆分”,以“武姆”象征高远之境,暗示半山之美源自于天地间的灵气,赋予了山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蜀江回抱隔尘氛”一句,通过蜀江环绕,巧妙地将山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氛围。

“骨蟠地稳疑藏玉,顶去天遥断出云”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容山体稳固如磐石,仿佛深藏珍宝;山顶高耸入云,与天相接,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与壮丽的色彩。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的雄伟与壮观,也暗示了其内在的丰富与深邃。

“樵径客稀群鹿扰,草堂星在远钟闻”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人迹罕至的小径上,群鹿悠闲自得,草堂中传来远处钟声,与夜空中的星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与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最后,“会看丛桂秋花发,山北山南处处薰”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山中桂花盛开,香气弥漫,无论山的哪一面,都充满了生机与芬芳。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自然美景,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半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深沉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游虎丘

入寺山光峭倚天,剑池寒色锁危巅。

苍苔自老生公石,新茗谁烹陆羽泉。

楼阁下窥溟海浪,松篁遥接洞庭烟。

二难选胜真奇绝,留得芳名万古传。

(0)

赠僧

重城须久住,尘事日全无。

落叶惊秋信,思山展旧图。

貌同仙鹤瘦,心似片云孤。

念我浮名在,还将静者殊。

(0)

送李生归秦中

酒阑还执手,之子拟归秦。

风雪过残岁,山川近早春。

久游诗思苦,远别柳条新。

后会知何日,空馀泪满巾。

(0)

初到长安书怀

荐承丹诏抚彫残,适值年丰万井安。

旧职尚兼黄阁贵,前驱新拥碧油寒。

静怜风竹经宵听,老爱山云尽日看。

魂梦不知关塞外,有时犹得到金銮。

(0)

判都省感怀

昔为学士掌三铨,屈指年光三十年。

秋雨滴阶桐已老,白头重到倍依然。

(0)

地俯梅溪新栋宇,源通橘井近烟霞。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