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不事事,未尝中绳墨。
得官笔砚间,懒与慢成癖。
前日承君乏,始亲薄领役。
捶钩校毫芒,简发差寸尺。
自知非其任,良有不可力。
君诚神仙人,那得头不白。
繇兹谢睎跂,依隐就閒寂。
山野不事事,未尝中绳墨。
得官笔砚间,懒与慢成癖。
前日承君乏,始亲薄领役。
捶钩校毫芒,简发差寸尺。
自知非其任,良有不可力。
君诚神仙人,那得头不白。
繇兹谢睎跂,依隐就閒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和逃避,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山野不事事,未尝中绳墨”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规矩的反感,认为山野生活更符合他的本性。接着,“得官笔砚间,懒与慢成癖”则进一步说明了他对官场工作的懒散态度,不愿被繁琐的事务所束缚。
“前日承君乏,始亲薄领役。捶钩校毫芒,简发差寸尺。”这部分描述了诗人接受任务后,不得不亲自处理繁杂的工作,甚至到了一丝一毫都不放过,显示了他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尽管内心并不情愿。
“自知非其任,良有不可力。”诗人意识到自己可能不适合这样的工作,内心感到无力改变现状,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我反省的情绪。
“君诚神仙人,那得头不白。”这里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自己比喻为无法逃脱官场束缚的“神仙人”,即使心如止水,也无法避免岁月的痕迹,暗示了官场生涯对人的身心压力。
最后,“繇兹谢睎跂,依隐就閒寂。”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追求闲适宁静生活的愿望,希望过上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
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宫殿。
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
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
高帝子孙隆准公,身殉社稷无牵恋。
粤秀峰头望帝魂,直与煤山相后先。
当时藁葬汉台东,三尺荒陵枕郊甸。
四坟角立不知名,云是诸王殉国彦。
左瞻右顾冢垒垒,万古一丘无贵贱。
年年风雨暗清明,陌上行人泪如溅。
寻思往事问重泉,笑折山花当九献。
怅望钟山春草深,谁人更与除坛墠!
何处春风面,画图中、云鬟◆鬌,羽衣轻软。
只有游魂招不得,难写寸心幽怨。
丝不尽、春蚕在茧。
离合神光空有梦,梦高唐路杳情无限。
阳台女,更谁见。珊珊月下来何晚。
是耶非、如闻怨曲,凤箫象管。
公子凭虚卿薄命,对影徒增浩叹。
好事者、新词题满。
倩倩真真呼不应,惹相思海上三山远。
人间事,本如幻。
茅庵西畔小池东,乌鹊藏身柳影中。
沙岸山坡无野店,不知此处有清风。
折杨黄华笑者多,阳春白雪和者少。
知音四海无几人,况乃区区郢中小。
千载相传始欲慕,一时独唱谁能晓。
古心以此分冥冥,俚耳至今徒扰扰。
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
郢人烂漫醉浮云,郢女参差蹑飞鸟。
丘墟馀响难再得,栏槛兹名复谁表。
我来欲歌声更吞,石城寒江暮云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