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公暇一凭阑,江汉双流相映照;
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
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公暇一凭阑,江汉双流相映照;
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
这首《黄鹤楼联》由晚清名臣李鸿章所作,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结合,展现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
上联“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公暇一凭阑,江汉双流相映照”描绘了黄鹤楼前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壮观景象。数千里奔腾的江水在黄鹤楼下汇聚,形成波涛汹涌的激流,而此时,一位闲暇的官员(或诗人)站在楼前的栏杆旁,欣赏着江面的美景,江汉两江的水流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下联“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经历了十余年的时光,无数英雄人物仿佛都成为了过眼云烟,如同梦境一般遥远。当再次来到黄鹤楼时,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流转,心中不禁回想起曾经的往事,感叹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厚重。
整体而言,《黄鹤楼联》不仅赞美了黄鹤楼及其周边自然风光的壮美,更蕴含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青山万仞高插天,晴岚暖翠浮云连。
何人结屋在平麓,药栏藓径柴门偏。
潺湲一曲清蘋水,石矼隐若脩虹起。
竹杖芒鞋白发翁,长裾步屐松阴里。
遥岑一带远苍苍,上有楼台是宝坊。
赤髭白足知何在,门掩绿萝眷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