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天地间,万里亦人世。
人世无险夷,所贵展心意。
况子抗忠言,投荒本非愧。
何事当别离,使我心如醉。
岂为儿女情,徒滋生别泪。
收泪发狂歌,傍人鲜能会。
明月悬高秋,照我心中事。
悠悠天地间,万里亦人世。
人世无险夷,所贵展心意。
况子抗忠言,投荒本非愧。
何事当别离,使我心如醉。
岂为儿女情,徒滋生别泪。
收泪发狂歌,傍人鲜能会。
明月悬高秋,照我心中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邦奇所作的《送王宜学编修谪官三河驿(其一)》。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与不舍之情。
首句“悠悠天地间,万里亦人世”描绘了广阔无垠的天地,万里之遥的人世间,暗示了友人被贬谪的遥远与艰难。接着“人世无险夷,所贵展心意”则强调了人在世间的经历无论顺逆,重要的是能够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
“况子抗忠言,投荒本非愧”是对友人坚持真理、直言进谏的赞扬,即便因此遭受贬谪,也不感到羞愧。这种高尚的情操令人敬佩。然而,“何事当别离,使我心如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别的哀伤与不舍,如同陷入深深的醉意中,难以自拔。
“岂为儿女情,徒滋生别泪”则指出这不是因为儿女私情,而是因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心,使得离别之时不禁流下泪水。最后,“收泪发狂歌,傍人鲜能会”表明诗人虽然强忍泪水,但还是通过狂歌来表达心中的情感,而旁人可能难以理解这种复杂的心情。
“明月悬高秋,照我心中事”以明月高挂的秋夜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如同明月般清晰明亮,照亮了他心中的一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被贬谪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正义的坚守,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