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彩凤下丹霄,一派清音入九韶。
自是封姨晴作籁,错疑秦女夜吹箫。
何年彩凤下丹霄,一派清音入九韶。
自是封姨晴作籁,错疑秦女夜吹箫。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游仙曲(其二)》描绘了一幅空灵而神秘的画面。首句“何年彩凤下丹霄”想象着美丽的凤凰从天宫降临人间,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色彩。"一派清音入九韶"则将这清脆的声音比作九韶乐章中的仙音,展现出音乐的高雅与深远。
接下来的两句,“自是封姨晴作籁,错疑秦女夜吹箫”,进一步解读了这声音的来源。"封姨"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仙子,她以晴天的风声为乐,如同秦女在夜晚吹奏的悠扬箫声。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神话结合,赋予了声音更深的意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飘渺空灵的仙境氛围,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仙道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蜀客操琴吴女歌,明珠十斛是天河。
霜凝薜荔怯秋树,露滴芙蓉愁晚波。
兰浦远乡应解佩,柳堤残月未鸣珂。
西楼沈醉不知散,潮落洞庭洲渚多。
一雨东风晚,山莺独报春。
淹留巫峡梦,惆怅洛阳人。
柳意笼丹槛,梅香覆锦茵。
年华行可惜,瑶瑟莫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