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
细腰争舞君沈醉,白日秦兵天上来。
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
细腰争舞君沈醉,白日秦兵天上来。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场景,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哀愁的诗句。首先,“十二山晴花尽开”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十二山在这里象征着广阔而壮丽的自然环境,而“晴花”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点缀。
接着,“楚宫双阙对阳台”一句,将视角转移到了人文古迹——楚宫。双阙(即两侧的楼阁)与阳台形成鲜明对比,既映衬出了楚宫的宏伟,也透露出了一丝历史的沧桑感。
第三句“细腰争舞君沈醉”则是对当时宴席生活的一种描绘。“细腰”指的是舞女们纤细的腰肢,而“争舞”则展示了她们之间在宴会上的活跃气氛。这里的“君”代指观赏者,可能是统治者或权贵,“沈醉”表现出一种沉浸于享乐而忘却忧愁的情状。
最后一句“白日秦兵天上来”,则突转为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与警示。这里所指的是秦军攻破楚国的事迹,通过“白日”和“天上来”的描述,不仅强化了秦军如同天降的威势,也映射出了历史变迁中不可逆转的大势。
总体而言,这四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情感色彩,勾勒出了一幅集自然美与人文哀愁于一体的画面,同时也隐含着对历史、权力以及享乐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
忆昨卧碧山,苍苍丛桂间。
白云为屏石为枕,绿萝长挂明月閒。
忽乘轻舟泛江水,山月随人还在此。
白鹭惊飞宿霭间,青山倒卧沧波砥。
此时孤棹发中流,川后停波听棹讴。
不学子猷中夜返,欲乘明月向资州。
运斗寅杓转,周天日御回。
夜从冬后短,春逐雨中来。
鬓绿看看雪,心丹念念灰。
有怀怜断雁,无思惜疏梅。
絮厚眼生缬,蔬寒肠转雷。
烛花红琐碎,香雾碧徘徊。
昨梦书三箧,平生酒一杯。
床头新历日,衣上旧尘埃。
摇落何堪柳,纷纭各梦槐。
隙光能几许,世事剧悠哉。
岐路东西变,羲娥日夜催。
头颅元自觉,怀抱故应开。
踊跃金何意,青黄木自灾。
身谋同斥鴳,政尔愿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