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别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诗中的“山瓶乳酒下青云”生动地描绘出道士所赠之酒如同天降甘露,清新而纯净。而“气味浓香幸见分”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酒的欣赏和珍惜。
接下来的“鸣鞭走送怜渔父”中,“鸣鞭”指的是快马加鞭,发出响声,而“怜渔父”则是对渔父(可能是道士或友人的尊称)的慈爱呼唤。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对方的深情厚谊。
最后,“洗盏开尝对马军”一句中,诗人描述了在马上即将离别之际,洗净酒杯准备品尝这份珍贵的乳酒,同时也可能是在军队的营地中与友人告别。这一幕充满了悲欢离合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物质享受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情味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金鹅山中客,来到扬州市。
买药床头一破颜,撇然便有上天意。
日月高挂玄关深,金膏切淬肌骨异。
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
浩浩流珠走百关,绵绵若存有深致。
种玉不耕山外非内粹,凿儒关决文泉彰。
风雅因君不复坠,光不外照刃不磨。
回避人间恶富贵,三日四日五六日。
盘礴化元搜万类,昼饮兴酣陶天和。
夜话造微□精魅,示我插血不死方。
赏我风格不肥腻,肉眼不识天上书。
小儒安敢窥奥秘,昆崙路隔西北天。
三山后浮不著地,君到头来忆我时,金简为吾镌一字。
先生千岁馀,五岳遍曾居。
遥识齐侯鼎,新过王母庐。
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
玉管时来凤,铜盘即钓鱼。
竦身空里语,明目夜中书。
自有还丹术,时论太素初。
频蒙露版诏,时降软轮车。
山静泉逾响,松高枝转疏。
支颐问樵客,世上复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