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互腾凌,先后更唱和。
密密骄有馀,斜斜困无奈。
翔空久未集,到地期不堕。
云惜暗遮围,风欺恶掀簸。
林光夜毰毸,瓦色晨玭瑳。
犬喜吠若惊,儿颠走如磨。
体虚君勿嫌,窖实更堪货。
飞逾絮毛弱,藏耐刀斧剉。
三缄桃李蹊,十袭莓苔坐。
填沼害鱼游,封巢妨鹤卧。
经厨忽涣汗,度井翻坎坷。
入水恨先融,沾泥悲易涴。
苦遭柔条翻,故压坚竹破。
已积深可量,方来密难课。
宵明宿雀哗,昼合盘鸱饿。
东日漏微光,穷人起相贺。
高低互腾凌,先后更唱和。
密密骄有馀,斜斜困无奈。
翔空久未集,到地期不堕。
云惜暗遮围,风欺恶掀簸。
林光夜毰毸,瓦色晨玭瑳。
犬喜吠若惊,儿颠走如磨。
体虚君勿嫌,窖实更堪货。
飞逾絮毛弱,藏耐刀斧剉。
三缄桃李蹊,十袭莓苔坐。
填沼害鱼游,封巢妨鹤卧。
经厨忽涣汗,度井翻坎坷。
入水恨先融,沾泥悲易涴。
苦遭柔条翻,故压坚竹破。
已积深可量,方来密难课。
宵明宿雀哗,昼合盘鸱饿。
东日漏微光,穷人起相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模仿苏轼的雪诗所作,以咏雪为题,展现了雪的动态美与变化。诗人通过描绘雪的形态、动态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展现了雪的轻盈、纷飞、藏匿以及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高低互腾凌,先后更唱和",形象地写出雪花在空中上下翻飞,互相追逐的场景。“密密骄有馀,斜斜困无奈”,描述了雪花密集而繁多,虽有困顿但仍顽强飘落。“翔空久未集,到地期不堕”则强调了雪花在空中的持久飞翔和落地时的稳定。
接下来,诗人通过“云惜暗遮围,风欺恶掀簸”表现雪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以及“林光夜毰毸,瓦色晨玭瑳”描绘雪覆盖后的景象。动物的反应也融入其中,如犬吠、儿童嬉戏,显示出雪带来的生动画面。
诗中还提到雪的特性,“体虚君勿嫌,窖实更堪货”,暗示雪虽轻但能保暖,具有实用价值。雪的飘落过程被细致刻画,如“飞逾絮毛弱,藏耐刀斧剉”,形象地形容其柔软和坚韧。
最后,诗人以雪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收尾,如“填沼害鱼游,封巢妨鹤卧”,又如“经厨忽涣汗,度井翻坎坷”,描绘雪融化后带来的变化。全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现了项安世对雪的独特观察和细腻情感。
夕雨凝丹,晓晴着树,麂眼小篱如绣。
喜照眼偏明,数枝窥牖。
只恐春寒微重,费几许、胭脂匀红皱。
峰回路转,纷纷开落,武陵近否。清瘦。赪玉镂。
看一片迷离,断霞铺就。甚真色、苎萝缟衣非旧。
好伴吴娘记曲,碎颗颗、珊瑚盈怀袖。叹陇首。
万点风飘,冷落绛绡时候。
冷云飞过前湾,青山影里扁舟住。
绿波坐暝,白头话素,此盟千古。
语密烟深,梦圆波阔,船唇舵尾。
等渔兄贳酒,钓师吹笛,添一卷、蘋洲谱。
回首软红尘土。换清游、一竿占取。
北来盼雁,南飞附鹤,故人归否。
我亦情闲,吟魂频绕,菰芦深处。
迟重寻,卅六陂边,好与鸳鸯为侣。
奁镜圆灯,又烟外、隐隐水禽催暝。
荷叶不作秋声,凉云荡空影。
愁已晚,寻芳期误,早玉容、零落铅粉。
小扣吴弦,缓歌越调,鸥梦初醒。
笑当日、避暑离宫,但回首、烟波吊凄冷,依旧远峰螺黛,认眉痕低映。
争一样、碧波今夕,剩词人、孤照吟鬓。
判教醉约宵深,明蟾树顶。
扑衣风峭。正短篷载酒,冲寒寻到。
唤醒眠鸥,来认堤边晋时棹。
漠漠冻云送暝,漏澹影、不多斜照。
待玉龙、起舞尊前,煨叶暖清醥。鸿爪。留还好。
算擘笺斗韵,雅游未了。倪迂笔妙。
肯替荒寒写新稿。
难得谪仙逸兴,便岁阑、还约幽讨。
惹离愁、何处也,寺钟催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