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其三》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

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

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

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0)
翻译
京城的音乐和鼓声充满了悲伤,灵车西行,皇帝亲来祭奠。
旧官僚们徒然垂泪,高原上的松槚树已经郁郁葱葱。
他在边境朝廷忠诚效力,功绩被铭刻在彝鼎之上,流传千古。
将来人们会记得他的恩德,就像怀念甘棠树一样,他的美德深入人心。
注释
都门:京城的城门。
箫鼓:古代丧事中使用的乐器。
丹旐:绘有红色旗帜的灵车。
诏祖临:皇帝亲临吊唁。
簪裾: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官员。
高原松槚:高原上的松树和槚树,常用来比喻墓地。
藩朝:边境或地方的朝廷。
彝鼎:古代祭祀和记功的器物。
甘棠:古人对地方官的美称,源于《诗经》中的故事。
五州:泛指各地。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哀伤和怀念之情的诗,通过对故府、古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缅绵情感,以及对先贤遗德的深切怀念。

“都门箫鼓动哀音”,设置了一种悲凉的氛围,箫鼓声响起,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和哀伤的情感。"丹旐西归诏祖临"则是对往昔荣光的一种召唤,诗人心中怀念着那些伟大而又遥远的记忆。

“故府簪裾空堕泪”中的“故府”,暗示了一种过往的辉煌,而“簪裾空堕泪”则是对那逝去荣华的感伤,泪水在心中悄然流淌。"高原松槚已成阴",景象转换至自然界,松树和槚树的影子投射出了一片浓重的阴凉,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藩朝宣力由忠荩”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品质的赞美,这种品质如同古鼎上的彝鼎书功,历经时光考验而不减。"彝鼎书功映古今"则是将这种品质置于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的标志。

“他日甘棠知不剪”中的“他日”,指的是过去的某一天,“甘棠”象征着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而“知不剪”则是对那份美好的珍视和留恋。"五州遗德在人深",诗人感叹那些古代贤君或英雄的事迹和美德,至今仍然被人们所铭记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故旧的追忆和哀伤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荣光、忠诚品质以及先贤遗德的深刻怀念。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元日登城

第一逢春管物华,率先桃李被褒嘉。

明朝又数日为狗,回首犹惊岁在蛇。

香聚椒槃萦綵字,春生茶碗结琼花。

层城独秀东风里,下瞰川流脉脉斜。

(0)

桐江舟夜

荡桨入虚碧,星河俱动摇。

前村渔火近,别浦雁声遥。

对景知明月,回头得暗潮。

桐庐在何许,江路夜迢迢。

(0)

少年游.葛氏侄女子告归,作少年游送之

雨晴云敛,烟花澹荡,遥山凝碧。

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正雨后、梨花幽艳白。

悔匆匆、过了寒食。归家渐春暮,探酴醾消息。

(0)

和岳王庙壁上韵

当年唯说岳家军,纪律森严孰与邻。

师过村村皆按堵,功成处处可镌珉。

威名千古更无敌,词翰数行俱绝尘。

拟取中原报明主,亦劳馀刃到黄巾。

(0)

临江仙.补李后主词

樱桃结子春归尽,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

何时重听玉骢嘶。扑帘飞絮,依约梦回时。

(0)

虞美人·其十六春晓

轻衫倚望春晴稳。雨压青梅损。皱绡池影泛红蔫。

看取断云来去、似炉烟。愁春来暮仍愁暮。

受却寒无数。年来无地买花栽。

向道明年花信、莫须来。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