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
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
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
又恐两皆是,分身来入流。
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
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
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
又恐两皆是,分身来入流。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诗中通过对前世名人的联想和想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书画情怀。
“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两句,用传统的转世想象,将自己与历史上的名人陶渊明、韦应物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高洁的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著称;而韦应物则是唐代的书法家,其书法以雄伟奔放闻名于世。
“欲觅王右丞,還向五字求”表达了诗人对历代文学艺术的追寻与渴望。这里的“王右丞”指的是唐代的文学家、书画家王维,其在诗歌和山水画方面都有着极高成就。“还向五字求”则是说诗人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达到五言律诗的艺术高度。
“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一句,将文学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相提并论,用“兰菊”比喻文人雅士之美,表明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希望能够像这些植物一样,在四季中都能保持其独特风姿。
最后,“又恐两皆是,分身来入流”则是一种幽默而自谦的说法,表示诗人对自己既要精通文学,又要擅长绘画这一高标准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渴望在艺术上的双重成就。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意象和联想,展现了苏轼的文化自信与艺术追求,以及他对历史名人的崇敬之情。
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虽亡神不死。
声名流落天地间,千载高风有谁似。
我今诵诗篇,乱发飘萧寒。
若非胸中湖海阔,定有九曲蛟龙蟠。
却忆金銮殿上见天子,玉山巳颓扶不起。
脱靴力士秪羞颜,捧砚杨妃劳玉指。
当时豪侠应一人,岂爱富贵留其身。
归来长安弄明月,从此不复朝金阙。
酒家有酒频典衣,日日醉倒身忘归。
诗成不?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
丈夫襟怀真磊落,将口谈天日月薄。
泰山高兮高可夷,沧海深兮深可涸。
惟有李白天才夺造化,世人孰得窥其作。
我言李白古无双,至今采石生辉光。
嗟哉石崇空豪富,终当埋没声不扬。
黄金白璧不足贵,但愿男儿有笔如长杠。
《吊李白》【明·方孝孺】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虽亡神不死。声名流落天地间,千载高风有谁似。我今诵诗篇,乱发飘萧寒。若非胸中湖海阔,定有九曲蛟龙蟠。却忆金銮殿上见天子,玉山巳颓扶不起。脱靴力士秪羞颜,捧砚杨妃劳玉指。当时豪侠应一人,岂爱富贵留其身。归来长安弄明月,从此不复朝金阙。酒家有酒频典衣,日日醉倒身忘归。诗成不?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丈夫襟怀真磊落,将口谈天日月薄。泰山高兮高可夷,沧海深兮深可涸。惟有李白天才夺造化,世人孰得窥其作。我言李白古无双,至今采石生辉光。嗟哉石崇空豪富,终当埋没声不扬。黄金白璧不足贵,但愿男儿有笔如长杠。
https://shici.929r.com/shici/D8dv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