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空门学布金,新开龙藏树祇林。
衣裁薜荔头陀制,人类莲花不染心。
幡影到溪成梵字,经声出阁总潮音。
氤氲细细灵香散,识得诸天莫外寻。
谁向空门学布金,新开龙藏树祇林。
衣裁薜荔头陀制,人类莲花不染心。
幡影到溪成梵字,经声出阁总潮音。
氤氲细细灵香散,识得诸天莫外寻。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访问吴氏经阁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氛围与自然之美。首句“谁向空门学布金,新开龙藏树祇林”以问句开篇,引人遐想,仿佛在询问谁在佛门中寻求智慧,又在新辟的龙藏中种植了祇树林,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场景。接着,“衣裁薜荔头陀制,人类莲花不染心”两句,通过服饰和内心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修行者的清贫与纯净,如同莲花般不染尘埃,象征着内心的高洁与超脱。
“幡影到溪成梵字,经声出阁总潮音”则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经阁内外的景象:幡影映照溪流,仿佛梵文的流动;经声从阁中传出,汇聚成潮水般的音浪,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最后,“氤氲细细灵香散,识得诸天莫外寻”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香弥漫的景象,暗示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宇宙间的灵性,无需向外寻找真理或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经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静谧,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与赞美。
千年老谷无人知,万杵椎冰身汗热。
木肤解剥白于绵,冻手龟皴腕将折。
荆州鱼网兰亭茧,彼美不曾传秘诀。
独留此木在人间,秃尽青山散妖血。
迩来奇制蜡作纹,草木虫鱼生眼缬。
只今吴越称第一,秋浦浣花派滕薛。
先生好古得此物,挥手行与时流别。
紫薇花前草尺一,书成气凛寒松雪。
不然名山撰古史,蛟龙郁屈蟠奁箧。
有时浮戏写诗章,飒飒落锥蚕食叶。
比来分遣二十辈,西江远借馀波浥。
聊凭和诗报琼瑶,袖手愧逢强对怯。
故侯学种瓜,衰荣互相代。
随时改门户,不改独心在。
中原方起事,未有山西对。
不藉芒砀云,远激浙江汇。
非关拣点人,自为非主吠。
蹉跎志不就,去住无留碍。
晚入丞相閤,不堕笼络内。
片言中臣主,颠倒穷百态。
除却下邳侯,汉庭无此辈。
我生未为后,议论颇自喜。
读书见古人,慷慨欲立事。
既壮涉忧患,辗转不如意。
五十今到门,翻与穷鬼值。
老马但垂头,不似新驹驶。
前途勿复道,有酒且勤置。
渊明归故园,心与境俱会。
种菊满东篱,高致在菊外。
故人绝世好,尚友渺千载。
幽赏属同流,更有心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