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亭角倚栏杆,虎住龙蹲自屈蟠。
无复埋金销胜气,空馀飞鹭识前滩。
百年名在人何处,万里潮平雨送寒。
几向后庭更白纻,不堪残照下鱼竿。
赏心亭角倚栏杆,虎住龙蹲自屈蟠。
无复埋金销胜气,空馀飞鹭识前滩。
百年名在人何处,万里潮平雨送寒。
几向后庭更白纻,不堪残照下鱼竿。
这首诗描绘了赏心亭的景象与情感。首联“赏心亭角倚栏杆,虎住龙蹲自屈蟠”以生动的比喻,将赏心亭比作虎与龙的栖息地,形象地展现了亭子的雄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颔联“无复埋金销胜气,空馀飞鹭识前滩”则通过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昔日的繁华已逝,只有飞鹭还在识得前滩,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颈联“百年名在人何处,万里潮平雨送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指出虽然赏心亭的名声仍在,但当年的人们却已不在,只有万里潮水在平缓中送来阵阵寒意,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世事的沧桑。尾联“几向后庭更白纻,不堪残照下鱼竿”则以“后庭更白纻”暗喻往昔的欢乐与繁华,而“不堪残照下鱼竿”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心亭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忆昔同治之三载,王师航海来江东。
苏常郡县次第下,炊烟渐起荆榛丛。
畴道遗黎祸未已,劫火更照江天红。
突踞吾里作窟穴,一网打尽哀鸣鸿。
犹幸寒门得天悯,一家星散同霜蓬。
逾月乱定后先返,骨肉无恙家则空。
家空于我复何有,老父竟以忧伤终。
是时尽室朝无饔,意外歘又遭闵凶。
生者无食死曷殓,屋材手撤黄肠充。
葬之以礼乃若此,每一念及悲填胸。
人生百愆会可赎,独有此眼长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