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汉翀回镛汉翀工诗画为两峰先生孙》
《送李汉翀回镛汉翀工诗画为两峰先生孙》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大父久经过偃室,梧孙千里问暄寒。

昔年澡发犹骑竹,今日论心数染翰。

海上青山任寄傲,词中白雪可胜摊。

君归牛角奚囊满,莫把侯芭问字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的《送李汉翀回镛汉翀工诗画为两峰先生孙》。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艺术的热爱。

首联“大父久经过偃室,梧孙千里问暄寒”,以“大父”与“梧孙”的形象,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之情。大父代表长辈,梧孙则象征着年轻一代,跨越千里的问候,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颔联“昔年澡发犹骑竹,今日论心数染翰”,通过对比昔年的骑竹游戏与今日的论诗作画,展现了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寓意着艺术创作的不断追求与深化。

颈联“海上青山任寄傲,词中白雪可胜摊”,借用了“海上三山”与“白雪”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其艺术作品高洁、纯净的欣赏。

尾联“君归牛角奚囊满,莫把侯芭问字看”,以友人归家时满载而归的形象,暗示其艺术成就斐然,同时也提醒友人不要过于拘泥于文字的解释,应更多地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与自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也是对艺术精神的深刻探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与艺术的珍视与追求。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和李汉臣韵四首·其三

云中栖隐养雄豪,我爱先生一著高。

鼓腹诗鸣光圣世,雄文端可继离骚。

(0)

自叙

信流乘坎过西天,钵里吞针亦偶然。

只道一花刚点额,不知三子暗登肩。

既来此世难逃数,且应前生未了缘。

俗眼见时难放过,并赃陈首万松轩。

(0)

又和橙子梅韵

可笑人心自短长,谁知个事不囊藏。

化成橙子舌耽味,幻作梅英鼻觉香。

金卵似真随变灭,冰魂元假却芬芳。

唯心识破同根旨,何必临风再举扬。

(0)

寄景贤一十首·其三

人间聚散妄悲欢,何似林泉遁世闲。

十载残躯游瀚海,积年归梦绕闾山。

空岩猿鹤招予往,满架琴书伴我还。

多谢龙冈怜老隐,新诗酬酢路无悭。

(0)

和移剌继先韵三首·其三

祖道门庭元简略,儿孙草里添芒索。

拟心鹞子过新罗,起念白云横大漠。

迥殊四句有无中,元非三际来今昨。

大海纤尘一点飞,洪炉片雪寒光烁。

宁论业障本来空,半偈徒誇寂灭乐。

细切清风非异事,更将明月?来薄。

玲珑四面亦无门,充塞十方绝壁落。

罗列珍羞渠不食,痴人犹是贪藜藿。

祗图龙颔摘明珠,谁知虎口存活雀。

坐晚犹迷一色边,崎岖鸟道横秋鹗。

可笑人间荆棘林,死者填沟空塞壑。

(0)

柳梢青

回雁峰前。?弓下马,春满前川。云尽湘潭,深村无警。

白昼安眠。殷勤祖道开筵,应记取、松萝暮烟。

一曲离歌,柳梢青浅,花萼红嫣。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