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危楼俯大江,昔经崔灏咏无双。
我来欲作惊人语,扫壁题诗意早降。
万里平氛存姓字,一身归国望乡邦。
眼中水色收全楚,沔鄂烟波满碧窗。
城上危楼俯大江,昔经崔灏咏无双。
我来欲作惊人语,扫壁题诗意早降。
万里平氛存姓字,一身归国望乡邦。
眼中水色收全楚,沔鄂烟波满碧窗。
这首诗《登黄鹤楼》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展现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
首联“城上危楼俯大江,昔经崔灏咏无双”,描绘了黄鹤楼雄踞于城市之巅,俯瞰浩瀚长江的壮观景象,同时暗含对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的致敬,表达了此地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颔联“我来欲作惊人语,扫壁题诗意早降”,透露出诗人登楼的初衷是想要抒发一番惊世骇俗的感慨,但最终却因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而选择以题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与赞美。
颈联“万里平氛存姓字,一身归国望乡邦”,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广阔的天地间,诗人虽身在异乡,但心中仍怀揣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跨越了千山万水,如同诗人笔下的文字一般,永远铭记在心。
尾联“眼中水色收全楚,沔鄂烟波满碧窗”,将视角从宏观转为微观,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的水色之美,仿佛整个楚地的山水都凝聚在了一起,而沔鄂地区的烟波则映照在碧绿的窗户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鹤楼及其周边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