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屡屡求予言,欲言未言意先传。
始知无言是至教,四时百物无非天。
陈生屡屡求予言,欲言未言意先传。
始知无言是至教,四时百物无非天。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对陈子望等学生请求指导时的回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言传与意会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有时候无声胜有声,真正的教育不在于滔滔不绝的言语,而在于通过观察和体验自然界的四季百物,让学生领悟天地之理。"无言是至教",意味着最高的智慧和教导往往寓于沉默之中,让学生产生自我体悟。这种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注重内在省思和直观体验的教学理念。
我访朱灵芝,亦访华子期。
天扃与地钥,典守麾龙螭。
稚川作四庵,芝房息我疲。
诸仙各坛洞,一一贡我奇。
历叩女仙居,白石开岩扉。
仙已不我绁,佛岂能我羁。
遂登华首台,花雨何霏霏?
五百阿罗汉,云际咸低眉。
草没阿育塔,苔荒阿耨池。
遂饮卓锡泉,笑尔头陀师。
乾坤正倾侧,释道皆中衰。
我虽不讲学,亦拜四贤祠。
救世仗吾儒,儒言亦卑卑。
妖氛海上来,天戈无能麾。
神州若不保,何况山一隅?
此山可避世,斯言恐吾欺。
且作十日留,赋我罗浮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