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题郑氏东亭》
《重题郑氏东亭》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0)
注释
华亭:地名,可能指代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色清新。
秋日:秋季。
清晖:清澈的阳光。
崩石:破裂的石头。
欹:倾斜。
山树:山上的树木。
清涟:清澈的水波。
曳:拖曳,拉。
紫鳞:紫色的鱼。
冲岸:跃出河岸。
苍隼:苍老的鹰。
护巢:保护鸟巢。
向晚:傍晚时分。
征路:旅途,征程。
残云:剩余的云彩。
傍马飞:随风飘过马背。
翻译
穿过华亭进入青翠的山色中,秋日的阳光斑驳地洒落。
山石崩裂,倾斜在山树间,清澈的涟漪轻抚水面,仿佛水衣在飘动。
紫色的鱼儿跃出河岸,苍鹰护巢归巢,景象生动。
临近傍晚,我开始寻找征途,残余的云彩随风飘过马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闲适自得的情怀。

“华亭入翠微”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华亭是指郑氏东亭,这里被描绘为一个高大而精致的地方,它仿佛要穿透那天上的云层。接着的“秋日乱清晖”,则营造出一种明亮而又略带混沌的光线效果,既有秋日阳光的明媚,也不失自然界的柔和与温润。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两句,通过对山石、溪流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其中,“崩石”给人以坚硬粗糙的感觉,而“欹山树”则让人联想到山林间错综复杂的情景;“清涟”和“曳水衣”则是对流水细腻的描写,既有声音之美,也透露出水在光线下的柔顺与洁净。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两句,则引入了生灵的活力和生命力的展示。其中,“紫鳞”形象化地描绘出鱼儿跳跃的姿态,而“苍隼”则是对鸟类羽毛颜色的细腻刻画,两者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动感与生机的画面。

最后,“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两句,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日暮时分,准备踏上归途的情景。其中“向晚”设定了时间背景,而“寻征路”则透露出一丝旅行者的思念与期待;“残云”和“傍马飞”,则是对天空中飘渺云彩以及诗人骑马行进时的景象的生动描绘,给人以一种自由自在、遨游四海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生物的细腻刻画和光影变化的捕捉,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菩萨蛮.除夕同外戏作

六街爆竹三更柝。桃符写就新年乐。听说喜神来。

家家门大开。明朝是岁始。想见都恭喜。

糕果送来多。无如邻佑何。

(0)

暮春二首·其二

炉香袅袅伴吟哦,静对琴樽醉后歌。

故故穿帘怜燕子,喃喃学语恼鹦哥。

双眉莫展因愁锁,素志难酬奈命何?

未忍春残今欲送,双双蜂蝶别情多。

(0)

柳絮三首·其二

曾向章台舞细腰,而今减却旧丰标。

可怜片片玲珑玉,乱逐东风过小桥。

(0)

柳絮三首·其一

三月莺花景物娇,千条杨柳絮飘飘。

海红江绿浑如画,君也临风作白描。

(0)

送别阿嫂.二首·其一

风卷鱼鳞剪绿波,十千美酒渭城歌。

一唱一回肠一断,教人无奈别离何。

(0)

赠小姑

小姑十五性灵多,每把新诗细咏哦。

焚罢夜香无个事,倚栏笑问月如何。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