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许州留别顿主簿》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许州留别顿主簿》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洛寺相从不出门,绕城空复记名园。

程文堆案晨兴早,竹簟连床夜雨喧。

归路逢僧暂容与,登山无力强扳援。

遥知别后都如梦,赖有君诗一一存。

(0)
翻译
我常在洛寺中不出门,只记得城中的名园环绕。
清晨起来文书堆积案头,夜晚雨声吵闹竹席相连。
归途中偶遇僧人,短暂相伴,登山已力不从心需勉强攀爬。
遥想分别后的生活如同梦境,幸好有你的诗篇一一留存。
注释
洛寺:指特定的寺庙。
名园:著名的园林。
程文堆案:文案堆积,指公事繁多。
竹簟:竹制的凉席。
归路:回家的路上。
无力:体力不支。
赖有:幸亏有。
一一:一件件,一首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在熙宁壬子年八月期间,于洛阳妙觉寺主持考试举人后返回途中所作,途经嵩山、少室之间,至许昌时留别当地官员顿主簿的一系列诗作之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闭门考校的忙碌生活,以及夜晚雨声扰人的场景。他表达了对归程中的短暂相遇和无力登高的感叹,同时也欣慰于友人诗篇的留存,使他在别后能通过诗作回味这段经历。

"洛寺相从不出门",体现了诗人考试期间的专注与封闭;

"程文堆案晨兴早",生动刻画了清晨忙碌批阅试卷的情景;

"竹簟连床夜雨喧",以夜雨声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嘈杂;

"归路逢僧暂容与",表达了归途中偶遇僧人的一丝慰藉;

"登山无力强扳援",流露出诗人身体疲惫但仍试图坚持的坚韧;

"遥知别后都如梦",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仿佛一切都在梦境中;

"赖有君诗一一存",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诗作为情感纽带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点滴,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送吾禅人

古藤横瘦肩,两屦踏残雪。

阳乌啼未休,春山若为别。

䑃胧睡眼何处开,应向前途指明月。

(0)

送晟侍者

秋风处处飘黄叶,正坐蒲团缝坏衲。

道人别我去游方,三度问渠渠不答。

试看如今是甚时,千钧祖道悬于丝。

师求弟子固未暇,可有弟子求其师。

君不见投针彻底惊龙猛,酣醉在床犹未醒。

拈得山僧兔角杖,他年卓在孤峰上。

(0)

和伯川韵别罗子实

鸥沙赢得醉时眠,尔汝论交赖子贤。

老我甘为田舍客,故人原是玉堂仙。

南来云挟孤村雨,北上风高万里船。

极目沧洲最深处,断肠分手隔晴烟。

(0)

访杨季常于陈山回途有述

为忆幽人八十馀,片帆来访水南居。

已知扬子门多酒,谁信冯驩食有鱼。

一代定归名士传,百篇真授伏生书。

前朝人物今无几,猎罢犹堪载后车。

(0)

题扇·其二

五粒松交九节蒲,铜瓶分水浸珊瑚。

小窗閒度游仙曲,吹遍参差白玉竽。

(0)

和席焕章韵

西窗山茶初作华,屋角枯杨啼早鸦。

景物苍茫岁年暮,自笑经年犹别家。

玉梁之山峡江上,金洞琼峰郁相向。

却忆幽人住涧阴,寄我山中采薇唱。

昔者登临访紫烟,石幢题字不知年。

松杉老大堪围带,桥水新生胜榜船。

仙人瘗剑青山麓,扪萝下窥翳修竹。

服食争求五色芝,咽泉谁试千秋菊。

于今局促少清閒,梦著只在仙厓间。

世事撩人心懆懆,诵君新诗为解颜。

相亲未厌相疏久,鸟鸣嘤嘤思我友。

旷怀宁讶山阳鍜,任达长耽步兵酒。

独愁无力济时纷,壮志销沈老一村。

自昔艰难仗豪杰,令人长忆李长原。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