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内廷读卷》
《内廷读卷》全文
明 / 郑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彤廷昼永午风恬,冉冉游丝罥画檐。

绮席骈蕃颁内宴,麻衣鲜㓗对宸严。

殿前梦笔状元策,日下祥云太史占。

三十年前曾滥试,白头供事愧重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宫内廷中的一次重要活动——皇帝亲阅科举考试卷子的情景。首句“彤廷昼永午风恬”以“彤廷”点出皇宫的庄严与红色的主色调,而“昼永午风恬”则描绘了夏日正午时分,阳光充足,微风轻拂的宁静景象,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又和谐的氛围。

接着,“冉冉游丝罥画檐”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动的蜘蛛丝在画檐上轻轻缠绕的画面,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科举考试中考生们智慧的交织与碰撞。随后,“绮席骈蕃颁内宴”描绘了皇帝设宴款待参加阅卷的官员,场面隆重而奢华,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慷慨。

“麻衣鲜㓗对宸严”一句,通过对比麻衣(古代学子的服饰)与皇帝的威严,突出了科举考试的庄重与选拔人才的重要性。接下来,“殿前梦笔状元策,日下祥云太史占”两句,分别以“梦笔”和“祥云”为象征,表达了对状元才华横溢的期待以及对科举制度公正性的信任。最后,“三十年前曾滥试,白头供事愧重沾”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自己虽曾参与科举,但如今已年迈,仍能有幸参与阅卷,深感荣幸与惭愧,体现了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与自我反省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科举考试阅卷这一特定场景,还蕴含了对教育、公平、人才选拔以及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教育事业的热忱与责任感。

作者介绍

郑岳
朝代:明   字:汝华   籍贯:福建莆田

福建莆田人,字汝华。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猜你喜欢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其三

浅倾苏合香丸酒,细咏南川老子诗。

小雨寒江难进步,留君须到大晴时。

(0)

次韵石斋先生赠姜仁夫进士三首·其三

严子名存旧钓台,宦途看去复看来。

乘田委吏风尘里,无分山中久闭斋。

(0)

泛当湖八首·其五

白雨乱跌珠,汀云散还聚。

凫鹥出菰蒲,迎船飞故故。

(0)

闽使来聘

平生肉眼非衡鉴,遥枉诸侯走币书。

两浙官舟催欲发,八闽风物信何如。

曾贪白月捞潭底,更觅遗珠到海隅。

俯仰乾坤留一笑,夕阳烟树半模糊。

(0)

谢石斋转惠辽东贺克恭黄门所寄高丽团领

一片丽云罩蚤春,不曾衣服只衣仁。

浴沂点也堪遗此,我愧幽栖懒动身。

(0)

水心遗址

羽檄传呼日,夫君独此心。

风波无定在,草莽几消沈。

卓落山依旧,清泠水到今。

平生右忠义,斜日此登临。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