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汝小溪湾,修竹连疏影。
林杪动风声,惊下毵毵粉。
见汝大江郊,高浪摇枯本。
飞雪密封枝,直到斜阳醒。
见汝小溪湾,修竹连疏影。
林杪动风声,惊下毵毵粉。
见汝大江郊,高浪摇枯本。
飞雪密封枝,直到斜阳醒。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不同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于不同场合的感受和情怀。
在第一部分“见汝小溪湾,修竹连疏影”,诗人描述了一幅幽静的画面。小溪湾旁长满了修长而整齐的竹子,它们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净和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林杪动风声,惊下毵毵粉”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林杪”指的是树木间的空隙,当风吹过时,这些空隙发出轻柔的声音,而这声音又像是在撒落细小的粉末一般,既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也传递了一种动态的美感。
第二部分“见汝大江郊,高浪摇枯本”则转向了一个开阔而壮观的景色。大江之滨,波涛汹涌,甚至能摇撼那些枯木,这里表现的是自然界巨大的力量和生命力的强烈对比。
最后,“飞雪密封枝,直到斜阳醒”则是另一种境界。这里的“飞雪”给大地带来了静谧与纯洁,而“密封枝”则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覆盖在树枝上的情景。“直到斜阳醒”表达了一种时间流转和自然规律的顺应,似乎是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或者是对未来某个时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不同侧面的感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十日中林足音绝,陈云不飞天欲雪。
剪剪溪风忽转霜,天工似与游人设。
蹇驴风帽溪上来,眼明一二僧窗开。
地炉夜话月入屋,竹径朝行山放梅。
公家秦溪富山水,碧瓦朱甍空翠里。
还家开取虎头岩,会见丹霞访居士。
三昧酒,吃便醉,坐禅时,只瞌睡。
轻轻未可悚动渠,送上茶山渠自会。
见张三,逢李四,把得便行果灵利。
一枝春信有来由,六出飞花不相类。
到秀峰,真得地,四方老衲如云至。
跨著三门酌一杯,换却眼睛拈却鼻。
铁面老禅今健否,家居道旧想安然。
饭香苦忆伊蒲馔,井冽还思甘露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