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堂真赞》
《草堂真赞》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赞  押[觉]韵

此大和尚,丛林先觉。衲僧性命,出其掌握。

问北指南,愈病勿药。

惊起三圣瞎驴,趯倒赵州略彴,恶,四海缁流争名邈。

(0)
鉴赏

这首诗《草堂真赞》由宋代的释慧空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

诗中“此大和尚,丛林先觉”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与地位,大和尚在佛教中通常指的是高僧或长老,而“丛林先觉”则强调其在佛教界的先知先觉的地位,预示着接下来将要讲述的内容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衲僧性命,出其掌握”一句,以“衲僧”指代僧侣,暗示了僧侣的生命与修行都在这位大和尚的掌控之中,体现了禅宗中对师父的绝对信任与依赖。

“问北指南,愈病勿药”运用了生活中的常见情景来比喻禅宗的智慧与教诲,问路时得到正确的指引,就如同在困境中获得解脱,无需外求药物,强调了内在智慧的重要性。

“惊起三圣瞎驴,趯倒赵州略彴”这两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大和尚的智慧与力量,能够唤醒沉睡的智者(三圣瞎驴),甚至颠覆传统的观念(赵州略彴),展现了其对传统束缚的突破与超越。

“恶,四海缁流争名邈”最后以感叹的方式总结,表达了对大和尚影响力的广泛认可,以及其对整个佛教界乃至更广阔社会的影响,使得僧侣们(缁流)在追求名声与成就时,都渴望能与之相媲美。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富有哲理的语言,不仅赞美了大和尚的智慧与影响力,也深刻揭示了禅宗思想的核心——内在的觉醒与自我超越。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广雅书院清佳堂联

故作轩窗挹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0)

自题堂联

庭训尚存,老去敢忘佩服;

国恩未报,归来犹抱惭惶。

(0)

千佛崖

丹崖琢就玉桓楹,何代人为佛写生。

剩喜可瞻还可仰,不惟堪画又堪行。

山头树色连云碧,栈下江波彻底清。

若使般输来至此,尽教工巧莫能更。

(0)

花月

汉苑翱翔日,豪吟兴渺漫。

月怜停酒问,花记倚阑看。

世事风翻叶,年华水下滩。

多情空复旧,回首翠屏寒。

(0)

河清诗

河流浑浑,肇自古昔。横亘万里,潢污霆激。

触乎昆崙,踔乎龙门。震掉奔腾,入乎无垠。

惟皇圣明,百神效灵。汤汤蒲津,河流载清。

始视其流,混漾弗定。若矿在镕,五彩辉映。

厥既清矣,静影浮空。荣光上烛,煜乎溶溶。

若挹而注,若涵而蓄。元气默融,太和潜漉。

纤滓弗滞,渊乎若澄。千峰倒浸,湛乎若凝。

蒲津之堧,几数万里。乌翔而回,鱼骇而逝。

属时载旸,楫而咏之。祥飙庆云,荡潏无涯。

观者如堵,闻于京师。京师髦倪,鼓舞孩嬉。

列章帝庭,帝弗矜异。曰匪在兹,益惟寅畏。

于惟河流,为地之纪。四渎之宗,五行之始。

在昔皇祖,戡定万邦。惟兹河流,骏发其祥。

我皇继统,旧章是则。河之清矣,如轨合辙。

河之既清,万民以宁。万方毕来,物以阜成。

顾兹河流,念我皇德。东渐西被,始自家国。

皇之弘化,功迈三五。如彼河流,行地东注。

河流浩浩,孰非皇仁。沦肌浃髓,品物皆春。

河流洋洋,皇帝寿考。于万亿年,为民父母。

(0)

示儿

磨杵可作针,初闻未之信。

凿山能至海,或者费言论。

一朝反复思,重思有遗恨。

今观磨杵者,成功在分寸。

不日可成针,针成美人问。

世有凿山人,移高就深浚。

深者泉流海,海通舟可运。

美人爱弄针,焉知起磨钝。

舟子乘活流,那闻山石峻。

问之何为然,心坚工可尽。

心坚无难为,志立无坚阵。

心可夺天工,志可消鬼衅。

自从坚我心,百度皆巽顺。

宇宙在我手,万化咸我孕。

涂人可为禹,匹夫可为舜。

分付磨凿人,世事无坚韧。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