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云亭午大于上,倏忽风雷若有神。
一带江山皆化雨,三秋禾黍转芳春。
彷徨周旱朝青帝,想像□霖系紫宸。
岂是终南山上客,秪求真诀作仙人。
墨云亭午大于上,倏忽风雷若有神。
一带江山皆化雨,三秋禾黍转芳春。
彷徨周旱朝青帝,想像□霖系紫宸。
岂是终南山上客,秪求真诀作仙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降临的壮观景象。首句"墨云亭午大于上",形象地写出乌云密布,仿佛浓厚的墨色覆盖了整个天空,午后的景象显得格外压抑。接着"倏忽风雷若有神",通过"倏忽"和"若神",传达出风雨变化之快,仿佛天神显灵。
"一带江山皆化雨",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雨水如注,将整个江山都笼罩在雨幕之中,生动展现了雨势之大。"三秋禾黍转芳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场雨带来的积极影响,原本秋收的季节因雨而变得如同春天般生机盎然。
"彷徨周旱朝青帝",诗人借干旱的困境,向上苍求助,祈盼青帝(古代司雨之神)解救。"想像□霖系紫宸","□霖"指大雨,"紫宸"代指皇宫,表达对皇帝祈雨成功的期待,寓意皇权能带来甘霖。
最后两句"岂是终南山上客,秪求真诀作仙人",诗人自谦并非隐居山林的高士,而是渴望得到真正的仙人秘诀,以解决人间旱情,体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超凡力量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