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友人登齐山分得茶字》
《与友人登齐山分得茶字》全文
明 / 卢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挈伴寻幽境,探僧出早茶。

绿霞拖涧水,朱鸟落山家。

池漫长三月,峰联小九华。

游人心会景,何用炼丹砂。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与友人一同探索幽静之地,探访僧侣品早茶的情景。诗人以细腻之笔,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画面。首句“挈伴寻幽境”,开篇即点明了探寻自然之美的主题,与友人携手步入未知的山水之间,充满了探险的意味。接着,“探僧出早茶”一句,将视线转向僧侣的生活,通过品茗这一日常活动,展现了禅宗文化中对生活细节的重视和内心的宁静。

“绿霞拖涧水,朱鸟落山家”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山间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绿色的云雾仿佛是流动的霞光,轻拂过山涧,而朱红色的鸟儿则在山间栖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禅宗中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池漫长三月,峰联小九华”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池塘在春日里缓缓流淌,似乎时间在这里变得悠长;而连绵的山峰则仿佛连接着遥远的小九华,寓意深远,引人遐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之美,也蕴含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

最后,“游人心会景,何用炼丹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游人的心灵与眼前的景致相融合,无需外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已达到。炼丹砂的传统象征追求长生不老,但在诗人看来,真正的长生在于心灵的净化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精神境界提升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与友人共同探索自然、体验禅宗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作者介绍

卢宁
朝代:明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猜你喜欢

壶中天慢

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

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

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

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

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

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

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0)

鹤联句

上霄降灵气,钟此千年禽。

幽闲靖节性,孤高伯夷心。

颉颃紫霄垠,飘飖沧浪浔。

岳湛有仙姿,钧韶无俗音。

毛滋月华淡,顶粹霞光深。

目流泉客泪,翅垂羽人襟。

腾汉雪千丈,点溪霜半寻。

纤喙砺青铁,修胫雕碧琳。

岩栖干溪树,泽饮卑蹄涔。

鸾皇自埙篪,燕雀徒商参。

独翅耸琼枝,群舞倾瑶林。

病馀霞云段,梦回松吹吟。

静嫌鹦鹉言,高笑鸳鸯淫。

金精冷澄澈,玉格寒萧森。

洁白不我恃,腥膻非所任。

稻粱不得已,虮虱胡为侵。

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沈。

风流超缟素,雅淡绝规箴。

相亲长道情,偶见销烦襟。

西汉惜冯唐,华皓欲投簪。

南朝仰卫玠,清羸疑不禁。

端如方直臣,处群良足钦。

介如廉退士,惊秋犹在阴。

几诮鹰隼鸷,羁韝俄见临。

还嗤凫鹥贪,弋缴终就擒。

乘轩乃一芥,空笼仍万金。

片云伴遥影,冥冥越烟岑。

长飙送逸响,亭亭出霜砧。

蓬瀛忽往来,桑田成古今。

愿下八佾庭,鼓舞薰风琴。

(0)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0)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君登金华省,我入银台门。

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

复此休浣时,闲为畴昔言。

却话山海事,宛然林壑存。

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

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0)

赠友五首·其一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

君出臣奉行,谓之握金镜。

由兹六气顺,以遂万物性。

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

周汉德下衰,王风始不竞。

又从斩晁错,诸侯益强盛。

百里不同禁,四时自为政。

盛夏兴土功,方春剿人命。

谁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

峨峨象魏门,悬法彝伦正。

(0)

晚出寻人不遇

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

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