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晚凄凄,天寒相傍栖。
春风疏雨歇,飞上画楼啼。
竹树晚凄凄,天寒相傍栖。
春风疏雨歇,飞上画楼啼。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傍晚竹林与树木的凄凉景象,以及在寒风中飞舞的春雨之后,一只小鸟飞上了画楼啼鸣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瞬间美的感慨。
首句“竹树晚凄凄”,以“凄凄”二字直接点明了傍晚时分竹林与树木的萧瑟氛围,营造出一种冷清而略带忧郁的意境。接着,“天寒相傍栖”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寒冷天气中小鸟依偎在竹树旁栖息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寻求庇护的本能。
“春风疏雨歇”则转折到春天的景象,春风轻拂,稀疏的雨滴渐渐停歇,为下文小鸟的活动提供了背景。最后,“飞上画楼啼”将画面推向高潮,一只小鸟在春雨后的清新空气中,飞上了画楼,发出啼鸣之声。这不仅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也通过“画楼”这一意象,赋予了场景以艺术化的美感,仿佛是画家笔下的生动一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思考。
烘莲旧节,唳鹤严城,危睇酸风射。
绀烟浮瓦,觚棱外、悄悄素蟾西下。
悲挝变雅,暗惹起、愁丝千把。
清漏阑,犹倚香篝,冷绣薰残麝。
还记珠光不夜,称承平年少,人物妍冶。
翠鞯朱帕,笼纱底、对立秀发骄马。
豪华梦也,休苦怨、狂飙吹谢。
争奈他、深锁千门,教好春都罢。
羡携钱、陈留北阮,斯人殊妙豪思。
不然羲辔情悭极,晓夜行天嫌驶。凉动矣。
转望断飞楼,淼淼银河水。玉壶光里。
便鹤氅参差,戏拖拄杖,犹是杏坛袂。
经南郭,此去桃源几里。聚图何处寻米。
群书乱积藤梢下,拔地一峰隆起。成雅事。
烦转语昌藜,不作红裙醉。馀生寄寄。
看揽胜归来,川灵献媚,篷背锦囊繫。
玉塞秋无主。近重阳、月斜帘幕,黄花半吐。
列戟西风高楼上,空说雄心似虎。
欹客枕、鼕鼕戍鼓。
渌水画桥枫未落,料南鸿、那解相思苦。
呼酒伴,唱金缕。平生岁月成尘土。
任颠狂、秦娥赵女,琵琶难谱。
独有江州青衫在,湿透当年泪雨。
吾老矣、中宵起舞。
马蹄踏遍阳关道,便腰悬、侯印终何取。
悲髀肉,不堪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