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其二》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

不见五斗泥,但见三竿水。

惊风郁飙怒,跳沫高睥睨。

潋滟三月馀,浮沉一朝事。

分将食鱼鳖,何暇顾邻里。

悲伤念遗黎,指顾出完垒。

缭堞对连山,黄楼丽清泗。

功成始逾岁,脱去如一屣。

空使西楚氓,欲语先垂涕。

(0)
注释
彭城:古代地名,今江苏徐州。
河流:指泗水,古代淮河支流。
五斗泥:形容土地肥沃。
三竿水:形容水势上涨,波光粼粼。
郁飙:形容风势猛烈。
睥睨:傲视、斜视。
潋滟:形容水波荡漾。
遗黎:流离失所的百姓。
缭堞:环绕的城墙。
黄楼:古代官署或豪族的建筑。
西楚:古国名,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垂涕:流泪。
翻译
我昔日离开彭城,转眼间河水已临近。
再也看不见五斗米的田地,只见到波光粼粼的水面。
狂风怒涛汹涌,泡沫跳跃,仿佛在睥睨一切。
三个月的涨水期过去,一切浮沉瞬间成为往事。
我们分配捕获的鱼鳖,无暇顾及周围的邻居。
心中悲痛,挂念着流离失所的百姓,决定撤离坚固的壁垒。
环绕的城墙与连绵的山峦相对,黄楼矗立在清澈的泗水旁。
等到功业告成已过一年,离开时就像丢弃一只鞋子般轻松。
徒然让西楚的人民感伤,他们想说话却先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其二)》。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描述了从彭城出发,河流迅速变化的景象。他感慨于世事无常,昨日的泥泞今日已成三竿之水,水流汹涌,仿佛在睥睨人间。诗人通过描绘河水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他进一步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指出人们忙于生存,无暇顾及邻里之情。他对百姓的苦难深感悲伤,想象着自己离开时的情景,黄楼矗立在清泗旁,显得华丽而孤独。然而,功成名就仅过一年,他就如同脱下鞋子般轻松离去,这引发了他对底层民众的同情,他们想要诉说却先泪流满面。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民生疾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雪林李兄偕昌国长之官

潮涨家门雪,无风亦震雷。

饱帆蜚百尺,饥蜃吐丛台。

绡展洴鲛室,珠明剖蚌胎。

春城种花地,冷帐小蓬莱。

(0)

洪御史

山林色色昧讲明,不识更化云胡更。

或云乡来立仗马,画然勇作朝阳鸣。

邕邕逸响犹在耳,宠以官名只三字。

昔人谩煮水银银,妄冀锱铢相比类。

衮衮王言独超绝,盘诰丁宁古无别。

眼两腰重不自荣,回向高堂一簪雪。

只今又上四紧头,准拟钧天侍冕旒。

弹压风烟看制胜,取之左右皆相应。

(0)

长兴赵可斋辟扬州别驾

清俯箬溪流,裴回水上楼。

同心独陈桧,别乘半扬州。

斗酌江分暝,轮空月碾秋。

琼花难驿寄,花露记珍投。

(0)

玉树曲

翠袖薄,霞裾飘,盈盈不动金步摇。

步摇金扶翠翘玉,只知今夕欢难足,不知明日欢难续。

瑶姬自是能吟女,璧合知还旧躔度。

古菱花试小龙文,双鸾舞处亭亭分。

(0)

吴秀州自通判即真

乡来风月渺鸿沟,已属而今第一流。

九转可曾图速效,双旌何足叹迟留。

暂纡青绶宣新化,应对黄花动古愁。

倘有无人耕处地,欲投瘦策问菟裘。

(0)

四香花图

虚空讲得四花飞,更著鲜风款曲吹。

直至如今无复见,笑凭子墨写新奇。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