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湖海客,寄迹少年场。
音律周公瑾,丹青顾长康。
侠常弹短剑,贫不厌空囊。
名姓应难问,多于酒肆藏。
怜君湖海客,寄迹少年场。
音律周公瑾,丹青顾长康。
侠常弹短剑,贫不厌空囊。
名姓应难问,多于酒肆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赠黄生懋政》。诗中以“怜君湖海客,寄迹少年场”开篇,表达了对友人黄生懋政的深切同情与理解,将他比作游历四方的湖海之士,在青春年华的场合中寄居。接着,“音律周公瑾,丹青顾长康”两句,运用典故,将黄生比作音乐才华出众的周瑜和绘画技艺高超的顾恺之,赞美其在艺术上的造诣。
“侠常弹短剑,贫不厌空囊”描绘了黄生懋政的侠义精神和清贫的生活状态,即使身无分文,也不失慷慨豪迈的气概。最后,“名姓应难问,多于酒肆藏”则暗示黄生懋政或许更倾向于在世俗的酒肆中寻找知音,而非在名利场上追求虚荣,表现了他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世俗功利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黄生懋政性格、生活和追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其独特人格魅力的欣赏与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与真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忆昔诵君玉华作,秋月华星动寥廓。
已知志士甘渔樵,独忆神仙閟岩壑。
贾生少年负经济,阮籍穷途苦漂泊。
空谷天寒隐白驹,沧江日暮饥黄鹤。
千里犹看杀气昏,十年不见旌头落。
布衣各拥将帅权,草莽空谈王伯略。
穷冬命驾武夷溪,茆屋山中风雨恶。
黄菊花残枫叶疏,与君沽酒花前酌。
况闻有书献天子,安得排云叫阊阖。
酒酣起舞肝胆雄,宝剑光芒照六合。
英豪遇合终有时,丈夫志在麒麟阁。
云烟惨惨春林里,风雨潇潇涧声起。
荷笠宜耕桑柘村,持竿欲钓桃花水。
吾弟俊年多读书,生怕轩冕来相拘。
布衣拟就涧边老,草坐似习山中癯。
朝廷偶说通贤路,州县临门逼人去。
秋天岭海下鹰鹯,落日川原肃狐兔。
清才直气不入时,坐守古道冲危机。
无人更扫蓝涧屋,有墓已题春雨碑。
生逢兵革离乡邑,故家门巷儿时习。
垄上苍苔覆墓田,城西乔木连寒石。
每忆年年寒食时,轻烟冉冉落花稀。
坟前斗酒无人酹,沙际残碑有字题。
漠漠长河孤鸟没,九泉路杳嗟何及。
银雁秋沉落木黄,金蚕春暝寒泉碧。
漂泊缁尘几日归,故衣线断感春晖。
终天一掬松楸泪,心逐孤云日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