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冷何心问岁华,闭门寂寞自生涯。
偶同静趣忘形侣,长伴幽居妙色花。
晚食芳甘参稚笋,远书珍重寄新茶。
西泠消夏年时味,漫与毡乡较等差。
灰冷何心问岁华,闭门寂寞自生涯。
偶同静趣忘形侣,长伴幽居妙色花。
晚食芳甘参稚笋,远书珍重寄新茶。
西泠消夏年时味,漫与毡乡较等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闭门独处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灰冷何心问岁华”,以灰烬比喻内心的冷漠,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似乎岁月的更迭已无法触动其内心的热情。接着,“闭门寂寞自生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通过“寂寞”一词,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偶同静趣忘形侣,长伴幽居妙色花”两句,展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友的交往,以及在幽静环境中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这里的“静趣”不仅指自然界的宁静之美,也暗含了与友人共享心灵深处的乐趣。“妙色花”则生动地描绘了花儿的美丽与芬芳,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晚食芳甘参稚笋,远书珍重寄新茶”两句,通过描述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节,如品尝新鲜的竹笋和寄送珍贵的新茶给远方的朋友,展现了他简朴而富有情调的生活方式。这里不仅体现了对食物的品味,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的牵挂。
最后,“西泠消夏年时味,漫与毡乡较等差”两句,将场景扩展到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观上,通过对比西泠(杭州西湖)的夏日风情与毡乡(可能指北方草原地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地域风光的欣赏和对生活多样性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的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闭门独处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友情、美食以及不同文化体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存的追求。
盈盈秋月不馀分,叶露悬光可数尘。
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太学诸生出许昌,抱关夫子特相将。
轻衣短帽秋风里,瘦马羸童古柳傍。
黄叶翻翻惨离思,浊醪沃沃浇愁肠。
欲知此别情怀恶,正是平生气味长。
公归且作诗书伴,我去还依鸿雁行。
酒阑径渡石桥子,回首高城挥夕阳。